当前位置:

汝城:从美食到文化 一张满含温情的文旅名片等你探寻

在湖南郴州汝城,每一缕晨雾仿佛都氤氲着历史的沉香,每一口美食好似都承载着匠心的温度。2025年新春之时,这座有着“理学名城”美誉的千年古县,凭借其独特的文化肌理与浓郁的烟火气息,向世界递出了一张满含温情的名片。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镜头,一同走进这座充满魅力的县城,去感受传统与现代相互交织的文旅韵味。

汝城的年味,是从一口手工糍粑开启的。那金黄透亮的黄糍粑,采用中药材金黄籽灰水来浸泡香米精心制作而成,其口感柔韧香滑,令人回味无穷,而且烹饪方式颇为多样,既可选择煎制,让外皮变得金黄酥脆,内里依旧软糯;又能进行水煮,使其充分吸收汤汁的滋味,愈发醇厚;还可以用于炒制,增添别样的风味层次,或是进行清蒸,最大程度保留原本的鲜香,满足不同的味蕾需求。承载着自明清时期流传至今的民间智慧。

视频里,少女手中拿着的南瓜糍与艾草糍,更是汝城人对大自然的美好礼赞——南瓜丝与糯米粉巧妙融合,再裹上甜蜜的红豆馅,它们不仅是维系家族情感的纽带,也是孩子们初次接触传统美食的难忘体验。

清晨时分,漫步在汝城街头,来上一碗手工水粉,那可是不可或缺的一份仪式感。洁白细长的米粉宛如龙须般舒展,搭配上卤蛋以及秘制酱料,入口爽滑鲜嫩,仿佛象征着吉祥与实惠。还有那道豆豉酿辣椒,韭菜、蒜蓉与臭豆豉相互碰撞,激发出独特的咸香味道,它既是让人食欲大增的下饭神器,更是汝城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灵魂菜肴。

信步走上黄门老街,古色古香的店铺和汉服体验馆相得益彰,这里俨然就是汝城“理学名城”的生动缩影。街道上,红灯笼高高悬挂,彩带随风飘扬,青石板路间回荡着祁剧那婉转的唱腔。

街边的四合院内,新年的喜庆场景与围炉煮茶的温馨空间,为游客营造出了一处静谧闲适的角落。手捧一杯热茶,静静聆听一曲古戏,仿佛能与周敦颐笔下的“爱莲”文化进行一场悄然的对话。

要是想深度体验汝城的独特风情,不妨前往文市参与扎染或者宋代点茶活动,亲手制作一份别具一格的年礼。春节期间,这里摇身一变成为了热闹非凡的年货大集,14个乡镇的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龙灯会、汉服秀等活动精彩纷呈,共同勾勒出汝城最鲜活、最具烟火气的市井画卷。

汝城“中国温泉之乡”的美誉,在暖水温泉、热水温泉处得到了完美的诠释。新春之际,游客们可以惬意地泡着温泉,同时欣赏香火龙祈福表演。在温泉水的氤氲热气中,身心的疲惫会随着蒸汽渐渐消散,留下的唯有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汝城的魅力,更深植于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中。沙洲村“半条被子”的红色故事,通过专题陈列馆与红色体验馆的展示,娓娓道来,已然成为了新时代的精神地标。

而春节期间,香火龙的舞动更是点燃了全城的热情,龙身插满了香火,在夜色中蜿蜒游走,承载着人们祈愿国泰民安的美好心愿,吸引众多人一同参与这场盛大的活动。

倘若恰逢元宵佳节,可千万别错过“装故事”巡游活动。孩童们化身一个个历史人物,在长达数百米的队伍中精彩演绎传奇故事,将民间智慧与艺术美学浓缩在这一瞬之间。

当要告别汝城之时,别忘了把这里的味道与记忆一同打包带走。手工抖制的辣椒粉,经由石臼捶打,散发出原始的辣香,堪称湘菜的绝佳伴侣;茶油与汝城白菜,凝聚着山野间的纯净气息;还有那大黄糍,既是年节的独特符号,更是游子心中浓浓的乡愁载体。

汝城,既是红色的热土、理学的源头,又是令人向往的美食天堂、温泉秘境。2025年的汝城,正以“开门即开战”的积极奋进姿态,努力将深厚的历史沉淀转化为文旅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不管是执着追寻传统技艺的手艺人,还是渴望寻觅静谧时光的都市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

来吧,来汝城!让糍粑的软糯香气、温泉的温暖惬意、古街的烟火气息,为你编织一段独一无二且令人难忘的记忆吧。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夏宇 何珂

编辑:唐哲宁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46/65/1472253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