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郴州民政:以作风建设为笔 绘就民生幸福画卷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唐哲宁 通讯员 郭燕雪 李盛宇 郴州报道

近日,郴州市发布《关于表扬2024年四季度全市“四敢”先进典型的通报》,郴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尹治国凭借其勇于担当、不畏艰难的工作作风,全面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优化殡葬基础设施布局,倡导绿色文明殡葬新风,短期内平稳回收市香山陵园,用实干实效精准回应群众“逝有所安、故有所尊、思有所依”的基本民生需求,获“干部敢为”先进典型荣誉。

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民政干部个人的肯定,更是郴州民政系统多年来拼搏奋进、砥砺前行的生动缩影。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近年来,郴州民政在殡葬、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WechatIMG136.jpeg

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何楚媚。

社会事务更得力

一谈殡葬事务,群众忌讳莫深,却又息息相关。

在殡葬改革这个“老大难”问题上,郴州民政干部展现出了不畏艰险、敢于斗争的精神。面对郴州市香山陵园收回这一艰巨任务,他们夜以继日,历经10个月艰苦奋战,18次协商谈判、11次致函沟通以及57次电话对接,最终平稳收回,未增加财政负担,成为全省典范。

他们扭转了过去20年固化的运行模式和工作理念,以群众满意度为衡量标准,减项降费优服务,为把群众“身后事”办成省心事、放心事、暖心事。以“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何楚媚为代表的郴州殡葬人,他们敬重生命、温柔以待,让殡葬服务回归公益本质。

出身于1990年的何楚媚,是汝城县殡仪馆唯一一位女性遗体整容师。对于多数人来说,谈“殡”色变。何楚媚年纪不大,从事逝者仪容修复已有七年多时间。她用专业能力为一千多名逝者做好清创、缝合、整形、塑形的每一个步骤,让逝者以最体面的样子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热爱岗位,岗位就会成为舞台。敬重职业,职业就会变成事业。

2020年12月,同事的父亲发生意外,颅骨损伤意外去世,需要面部修复。何楚媚用剪刀细心地把残破不堪的皮肉组织修剪平整,再把伤口上的碎石子一颗一颗用镊子夹出来,最后缝合、修复、化妆,全程半蹲。

5个小时后,逝者的儿子看到父亲还原度极高的遗容,“扑通”一声朝何楚媚跪下,声泪俱下地感谢道:“姐姐,感谢你!”

这样的例子自她从业以来数不胜数。有的遗体受损严重,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处理起来往往就是好几个小时。但何楚媚未有过退缩,“要给每一位逝者应有的尊严,更要抚慰逝者亲友。”何楚媚把这份职业形容为肉体和心灵的双重修复师。

老人们在永兴县便江街道长者餐厅就餐.jpg

老人们在永兴县便江街道长者餐厅就餐。

养老服务更给力

2024年5月,郴州成为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城市。施行《郴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全省首创《郴州市养老机构消防设施操作员持证奖励办法》《郴州市关于养老机构新增百岁老人的奖励办法》,对养老机构的持证消防设施操作员以及入住满5年的百岁老人给予养老机构奖励。

为打通区域性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郴州民政采取盘活资源、功能辐射、多元合作、邻里互助模式开办“长者食堂”。这143家“长者食堂”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让留守、孤寡、高龄等特殊情况老年人不再为吃上“一餐热饭”而犯难。

在各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养老服务人才培训体系日趋完善,职业技能认定逐渐成熟,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宜章县民政局获评“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临武县获评“中国长寿之乡”,资兴市、汝城县、宜章县、苏仙区先后获全省养老服务真抓实干表彰。

这期间涌现出大批活跃在基层一线的民政干部。被评为“全国民政系统养老服务先进个人”的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罗芬则是其中一员。

与其他民生工作相比,养老服务工作起步晚,罗芬就拿出敢啃硬骨头地劲头,去干去拼。最难的是社区居家养老,最缺的是场地资源。在领导支持下,她先后两次积极申报了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推动出台相关养老优惠政策32项,打造了“街道建中心、社区设站点、服务进家庭”的三位一体养老服务模式,整合闲置资源57处,建设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及日间照料中心264家,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1695个。

该做法一经推出,就深受老年人欢迎。这项工作被评为全国优秀,并以全省第一、全国十佳的优异成绩荣获国家专项奖励100万元。

养老服务的从业人员标准参差不齐,照护也没有系统专业的培训。为解决这个问题,她明确了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激励政策;在郴州技师学院内打造养老护理人才培训基地;将家庭照护床位纳入养老机构床位统一管理,并享受政府补贴;引进26家特色社会化养老机构,通过专业化管理团队提升公办养老机构管理水平及使用效益。

目前全市23个街道、377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建成长者食堂143家,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1721个,全市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社会救助更有力

社会救助,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牵挂,一头连着困难群众的冷暖。宜章县民政局社会救助股股长黄文柳作为“牵线人”,二十多年间,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默默耕耘,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深刻内涵,多次受到表彰。2012年荣获感动宜章十大人物,2022年被省民政厅评为“最美民政人”。

在社会救助工作中,她时刻告诫自己,对待困难群众,既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又要有“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多年来,黄文柳始终牵挂着宜章县玉溪镇的一户困难群众。户主周某原是县检察院的职工,因患有家族史病,下肢行动不便的他只能靠打理家门口的报刊亭维持生计。2007年至今,黄文柳每逢佳节都会去家中看望,了解其生活起居情况。

此外,黄文柳还是领域改革创新的推动者。她与时间赛跑,与难题较量,在全县推广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算评估,2022年6月,所有低保对象全面实现了精准差额救助;探索推行区域性敬老院调整改革,创新管理。在4个片区分别设立一所区域性中心敬老院,1所县级照护中心,全县设立1所精神障碍疾病特困人员供养中心进行布局;先后起草出台《宜章县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方案》等,将低保、特困人员、小额临时救助、第三类医疗救助对象和高龄补贴审核确认权限逐步下放……

一桩桩一件件,看得见黄文柳的努力,真正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智慧救助、温暖救助”。经过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宜章县社会救助工作被民政部授予“全国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单位”,养老服务获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

近年来,全市民政系统不断创新救助理念、救助内容、救助方式,从简单的生活型救助向综合型救助延伸,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救助需求。截至2024年底,郴州民政全年保障城乡低保对象7.35万户13.4万人、城乡特困人员2.29万人、临时救助2.94万人次,发放资金8.09亿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这数以万计的民政先锋坚守在心系民生的第一线,才换来了人民群众的平安和健康;正是这不计其数的“三牛”干部在弘扬善行大爱的第一线,才汇聚了民政事业的星辰大海。

新时代,新征程。郴州民政干部将牢记使命任务、强化责任担当,持续推进“郴心救助”“郴心养老”“郴心护苗”“福城福彩”“福城慈善”五大工作品牌深入人心,让民政服务保障对象笑容更多、心里更暖,做好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答卷人。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唐哲宁 郭燕雪 李盛宇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46/58/1470436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