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糖水甜入喉 助农暖心头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唐哲宁 通讯员 邱佳乐 郴州报道

一边是高校学业,另一边是广阔乡土,如何将两者相连?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张瀚予用一家“糖水铺”给出了答案。她带领的“山也甜品”创业项目团队,通过 “助农 + 创业” 模式,让本地的农产品变成了受追捧的甜品,既圆了自己的创业梦,也为农户们铺就了一条温暖的增收路。

wechat_2025-09-19_204048_383.png

清晨,北湖区五里堆路的“山也甜品”店里已经飘出阵阵果香。张瀚予和团队成员正忙着切水果、调酱料、包装甜品,动作熟练又默契。自今年5月开业以来,该店凭借新鲜食材、独特口味和“助农”理念,迅速赢得市场认可。每天上午开门不到半小时,便迎来第一波顾客。

顾客陈海林推荐道:“我可能比较推荐杨枝甘露吧,因为它的料比较多,然后可以吃到很多不同的东西,也非常地新鲜,水果也非常地甜。”

顾客胡歆悦表示:“他们的食材啊都很新鲜,都能看见,他们都是自己手工现做的东西,都不是预制品。”

wechat_2025-09-19_204103_506.png

“山也甜品”从创立之初就明确“一口郴州甜,‘山也’助农甜”的理念,店内所用葡萄、西瓜等水果均采购自郴州本地农户。这些农产品通过加工制成甜品,提升了附加值,也拓宽了农户的销售渠道。

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张瀚予说道:“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就想着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然后多种渠道的,来帮他们去销售产品,然后来给农产品提供附加值。”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最初,团队自筹资金后计划在学校周边开店,依托学生群体打开市场,但多次选址都因客流不稳定而受挫。就在项目几乎停滞时,学校的创业导师邓伟主动介入,带着团队重新梳理思路,还亲自带队前往郴州人流量密集的区域开展针对性市场调研。

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张瀚予说:“老师建议我们把地址选址改在了五里堆路,因为这里的烧鸡公店子非常多,然后有很多游客。”

wechat_2025-09-19_204117_633.png

创业导师邓伟表示,我们给他们提供了一些整套的方案,因为现在目前市面上,这种甜品的类型还是挺多的,那么如何找到这种差异化经营的策略,如何去构建我们产品的特色,这一块我们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

在导师建议下,团队巧妙结合郴州的生态农产品和“福城”文化,推出“四季限定”系列甜品,让每一口甜都带着本地风味和文化故事。目前店铺日销量最高达1600份,凭借鲜明的定位和优质的产品,小店不仅赢得了顾客认可,还吸引了不少人咨询加盟。

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张瀚予表示:“下一步我们也会有一些设想,比如说我们想着把店子的分店开到郴州的各大景点,到时候我们也会去景点附近进行试点调研,看适不适合。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也想在各大高校的附近去开设分店。”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唐哲宁 邱佳乐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43/67/1530291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