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仁县:智慧灌溉润良田 科学用水稳丰收

红网时刻新闻9月19日郴州讯(记者 胡用梅 通讯员 谭利炳 何丽 李晶)金秋时节,安仁县茶安灌区的20万亩稻田,穗粒饱满,日渐金黄,丰收在望。而在数公里外的茶安水库调度中心,技术人员正通过智能控制平台实时监测水位、流量,轻点鼠标,远程闸门精准启闭,水流沿着防渗渠道涌向四方稻田。

0a2c6e1c2238c6e8c8c645ca221f11ed.jpg

这一切,源于安仁县近年来以现代化灌区建设为抓手,推动农业用水从“靠天吃饭”走向“智慧调控”的深刻变革。

“过去开关闸全凭经验,水浪费严重。如今依靠自动化系统,水位、流量一目了然,水到田间的时间比以往缩短一半以上。”茶安水库管理局工程灌溉股技术人员李志坚说道。

a62ace5a3a4b930c95371a530e52a96b.png

改造前的茶安灌区面临渠道渗漏、大水漫灌、管理粗放等难题。尤其在用水高峰期,区域争水矛盾频发。2024年,安仁县争取1.2亿元国债资金,完成总干渠11公里及多条支渠的节水改造与防渗建设。输水时长从3天压缩至1天,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跨越式提升。“我们村处于灌区下游,以前插秧时水小、后期还缺水,上下游、县与县之间常因抢水闹矛盾。”安平镇石基头村种粮大户谭小红坦言,“如今水流快了、不断了,我们用水不再难。”

硬件改造只是起点,软件协同才是关键。茶安水库建立了两县用水协调机制,放水前召开灌溉会商会,实行县、乡、村三级接水管理,确保供水公平、调度高效。“灌十停七”等科学灌溉模式广泛推行,依据水稻生长周期定时定量供水,实现“精准滴灌”。“今年几百亩早稻插秧一点没耽误,水来得快、来得稳,无忧灌溉真是给我们吃了定心丸。”金紫仙镇红岩村种粮大户李青华感慨道。

f930f09000da86aaaa14485b460a1155.jpg

智慧灌溉既破解了跨区域用水矛盾,也助力了粮食稳产增产。今年以来,灌区未发生下游缺水事件,亩均粮食产量预计提高约10%。从“被动抗旱”到“主动调水”,从“大水漫灌”到“精准灌溉”,安仁以智慧之水润泽良田,绘就“水安粮丰、村美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我们将持续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让科学用水、高效用水成为农民丰收最坚实保障。”茶安水库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亮亮说。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胡用梅 谭利炳 何丽 李晶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43/53/1529551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