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28日郴州讯(通讯员 周思明 梁婷 摄影 周馨妮 徐樱芝 王婧婷)近日,湘南学院团委“赤心践使命,逐梦汇新篇”社会服务践行团义务维修组的组员们肩挎沉甸甸的工具箱,穿梭在宜章县长村乡镇兴村的乡间小路上,将免费的专业维修服务送进农家院落、带到村委门前,为村民们的日常生活排忧解难。
维修组的组员们在清晨敲响了村民的家门。他们为独居老人修理停机的电视,“这电视坏了好久,很久都没有看过娱乐节目了。你们修好了,真是解了我的难处!让我不再那么无聊。”老人感激地说。组员们仔细检查线路、更换零件,耐心讲解使用注意事项。小到一盏台灯、一把电水壶,大到一台老旧的电视机,组员们用专业知识和灵巧双手,让一件件“罢工”的电器重新运转起来,点亮了村民的笑容。
村委会前的空地化身临时的“便民维修站”。得知消息的村民们纷纷带着出故障的电饭煲、收音机、电动喷雾器等家具赶来。组员们在长桌旁一字排开,登记、检测、维修、调试,现场井然有序。一位村民扛来了一台故障的电饭煲:“这东西沉,送去镇上修太折腾,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解决了!”维修点旁,等待修理的农具家电排起了小队伍,组员们额头的汗珠和村民舒展的眉头,成为村头最生动的画面。
维修过程中,组员们还敏锐地注意到乡村的新变化。除了传统家电,智能手机、网络设备甚至小型农用无人机的维修咨询也多了起来。“现在村里也通网了,娃们给买的手机不太会用,有时小毛病自己鼓捣不好。”村干部坦言。
组员们不仅动手维修,更化身“科技辅导员”,耐心指导村民使用智能设备,解答日常维护问题,让数字便利更深入地融入乡村生活。短短几日,维修组的登记簿上已写满三页纸,累计修复各类电器、农具近百件。
“螺丝刀拧紧的不仅是零件,更是我们和乡亲们的情感纽带。”一名组员感叹道。一件件旧物在队员们手中重新运转,村民们纷纷表示感谢。湘南学院团委“赤心践使命,逐梦汇新篇”社会服务践行团义务维修组用实际行动实践着“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主题。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周思明 梁婷
编辑:何雨杏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