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有色更“出色”|创新驱动中医药产业发“新芽”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晓露 郴州报道

作为“橘井泉香”故里,郴州市中药材资源丰富,中医药产业历史悠久。近年来,郴州大力培育中医药企业,逐步形成了以华润三九(郴州)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三九(郴州)公司”)为龙头的中成药生产产业和以湖南华夏湘众药业饮片有限公司、湖南丹桂园药业、安健药业为主的中药饮片精深加工产业。

要让中医药“老树”发“新芽”,重点在传承,关键在创新。在平衡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上,华润三九(郴州)公司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挖掘利用中药的独特价值,同时不断探索现代科技在中药研发中的应用,实现两者有机结合,赋予中药新的生命力和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9年,华润三九(郴州)公司规划的“中药工艺研究综合性研发创新平台”项目正式立项,获得郴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省级专项资金支持300万元,旨在探究提高中医药全链条创新能力的新路径。该项目由华润三九(郴州)公司牵头,联合湖南中医药研究院、湖南省核农学与航天育种研究所等4家研究院与企业,开发南板蓝根等种植技术,培养一批中医药研究人才,以推动郴州市中医药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华润三九(郴州)制药有限公司。

项目建设过程,公司全力推进子课题研究和成果转化,聚焦质量标准制订、新产品研发、中药材种植、生产工艺优化等流程逐一攻关,构建了以核心产品、重点培育产品引领和拉动中药产业发展的体系。

以“复方感冒灵颗粒”这一核心产品为例,华润三九(郴州)公司大力推进其质量标准、药材资源、品种质量再评价、异地技改生产和药理药效等研究,进行了二次技术开发并成功实现成果转化。随着“复方感冒灵颗粒”产量不断提升,中药材种植、药品生产及销售形成的产业链也相应扩大。同时,通过制药工艺生产设备改造与技术参数优化,产品药材前处理、提取、浓缩、制粒、成品包装等工序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在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时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取得了综合环境效益。不仅如此,处方中金银花变更为山银花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复,在山银花主产区——湖南,本地药农实现增长增收更有了保障。

实验室。

在中药制药企业领域,中试可以促进技术不断迭代、工艺持续优化以及产品持续创新,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因而,针对产品研发与检测,华润三九(郴州)公司购置中试设备及检测仪器,于2022年建设打造中试线,加速产品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速度;与此同时,深化实验室管理体系,积极开展实验室CNAS认证,实现满足本地中药相关企业实验、检验需求,化解中药材、饮片企业检测能力不足的难题。

技术人员正在实验室内进行检验相关工作。

目前,“中药工艺研究综合性研发创新平台”项目已完成验收,申报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18项,授权10项,定制质量标准12项,完成技术性能指标14项,形成7项中药和种植新工艺,发表论文10篇,还新建了1条中试线、3000平方米实验室,打造95亩南板蓝根种植基地。其中,起草的杜仲(炭)、白术(焦)、白术(炒)、岗梅收载入《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自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成为湖南省饮品加工、生产、经营、使用、检验、监督管理法定依据;依托新工艺、新技术研发制成的“复方感冒灵颗粒”“冰连清咽喷雾剂”“姜枣祛寒颗粒”等产品均已推向市场,取得良好经济与社会效益。

华润三九(郴州)公司表示,未来将充分发挥平台引导作用与质量“倒逼”机制,秉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研究思路,持续深耕中药全流程开发体系,推动朝着中药产业高质量、高标准转型,促进郴州中药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何晓露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40/67/1506837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