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网柔情的底线:法不能给不法让步——从微电影《归来吧!少年》到电影《第二十条》

司法度量历来是司法界一个敏感的话题,法律作为解决社会矛盾、维护道德底线的公器,其存在的重要性与必需性已然深入人心,但是如何接近社会公德公正公平始终是一个敏感、容易惹来争议的话题。尤其是面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裁决和处置,司法度量更加抢眼,更加容易惹来流量!

法律是社会道德最基本的部分,法律通过规定人们的行为规范,实际上是在传播和维护社会的基本道德标准。对违法犯罪行为的“零容忍”,就是法不能给不法让步,既是社会共识,更是司法态度。无论是以经典案例为样板以案释法,进而判决的海洋法系还是以索条据典对法律条款做生动诠释,让法律条文从刚性有据可依到硬性有效判决的大陆法系国家的司法界,总是有让世人尤其是当事人不服不信拒执行的法律认知模糊难决的困扰领域,从早年的电影《少年犯》、著名导演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今年爆火的《第二十条》,到最近在网络媒体上播出的微电影《归来吧少年》等影视作品,深深浅浅地揭示了法律条文的刚性空白和法律条文人文关怀的认知缺失。

当一件件揪心的案例与一款款程序正确的法条不期而遇,社会公众公理的文化良知认同境界与法律条文刚性规定的相去甚远,相对之下,从社情民意的呼唤到舆论的鼓噪,从大相径庭的骨感现实到法网柔情的焦虑不安,从亟需人性化的量刑到无法可依的尴尬与焦虑,微电影《归来吧!少年》很好地兼顾了司法的刚性与柔情,在法律重拳之下仍给予适度的柔性关怀,以此彰显法律的情理与温度。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关爱和保护未成年人,家庭、社会和司法一个也不能少。2023年以来,湖南省政治系统牢牢把握“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深入开展“利剑护蕾”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依法履行“捕、诉、监、防、教”职能,努力为未成年人“向阳而生”撑起一片法治的蓝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未成年人保护公益微电影《归来吧!少年》应运而生,这部由郴州市人民检察院、郴州市妇女联合会、中共郴州市北湖区政法委员会、中共郴州市北湖区委宣传部联合指导,郴州市北湖区人民检察院出品的微电影今年7月在全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上首播后,全国各大网络媒体平台纷纷转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微电影《归来吧!少年》根据真实案例改编,讲述了16岁的未成年少女杨蕾因临产而住进医院,检察院跟进调查,在公安机关的配合侦察下,最终发现杨蕾疑似被性侵的背后,真相却另有隐情……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在未成年人检察办案团队检察官们的帮助下,检察机关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让杨蕾和其他涉罪的迷途少年幡然悔悟、解开心中郁结,走上了回归家庭和社会之路。

本片关注的是当下社会最典型的未成年人失足少女缺失父爱母爱,被社会毒瘤入侵洗脑的案件,装睡难醒的失足少女,捶胸顿足追悔莫及的家长,人文关怀备至的女检察官面对案情表现出来的法网柔情,从救助、关怀、呵护到失望、起诉、酌情减刑等等,三十分钟的情节架构中,丰满地展示了一个真实而温情的检察官张颖和她的团队曲折办案历程,没有常人简单的逻辑,而是生活的真实演绎让剧情和检察官的心绪曲折起伏,柳暗花明的结局使得微电影显得颇有戏剧性。值得一提的是导演聂桐胜本人在拍摄中把自己也代入进去,真实地扮演了父亲的角色,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女儿,想到自己多年的不管不顾,真的把自己的脸扇得火辣辣的痛!

倾检察之力,护少年的你。本片中置身整个案件中的检察官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存在,她们敏感于每一个疑点和痛点,有人性化的开导和情感纾困,又有职业检察官的逻辑和程序,用心用情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他们用专业的法律知识和无私的爱心,为每一个未成年人提供有力保护,让他们重新拥有光明的前途,在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展现了检察机关在附条件不起诉、家庭教育指导等检察实践的最新成果。

利剑高悬,护“蕾”绽放。我国对于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始终保持“零容忍”“零懈怠”,坚持有案必查、有罪必惩,依法从严从重打击。微电影《回来吧!少年》是一部含警示教育功能于一体的影视化作品,它通过改编现实生活的真实故事和情节,设置出编剧需要的角色和鲜活的剧情,映射出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色的表现显示出复杂、无奈的社会多元结构,唤醒沉睡的家庭第一职责,提醒学校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制教育第一责任,呼吁防护杜绝社会公共场所加大对未成年人污染毒害等各方面,亟需全社会共同努力,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向上向善的成长环境,引导和确保未成年人在人生之初树立正确的三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等。但这一切最有效果,最直接作用的就是司法者深厚的法律功底、对职业执着的遵循、以人为本的温情与关怀、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高度关注与大爱胸襟等等。

作为一部微电影,《归来吧!少年》与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第二十条》在体量与影响力上当然无法比拟,但两部作品的立意却似有相同:法律条文的模糊地带与骨感突兀现实的锥心之痛,是真切的碰撞,是无法准确司法量刑的焦虑与煎熬。匡正社会现实的最后一个抓手——检察官,在尚有缺漏或空白的法律条文面前,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对症施法引用现有法条,都是没有毛病的尽责之举,至少无可厚非,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检察官,当他回想举起右手宣誓入职时誓言的每一句话,又必然披戴上职业道德与捍卫社会底线良知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必须努力为已然成为体系的法条一点点推动法制建设的事前进步伐。

《回来吧!少年》与《第二十条》都是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文化先知先觉者痛苦的发现和艰难的表达。华东政法大学的博导郝铁川教授说,常识、常理、常情,即立法、司法之本。在社会范畴里,常识、常理、常情是得到最广泛认同的是非观、价值观、伦理观,是普通民众在秉承传统文化习俗的基础上形成的,合乎主流价值的三观,并在日常生活的自然运用中得到验证,业已形成并用以指导生活中的普遍行为的根本准则,期待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蕴含着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美好追求。现代法治归根结底是人性之治、良心之治、公平之治,是人类远古以来心驰神往的大同社会,而这一切恰恰就是建立在常识、常理、常情的基础之上。

电影《第二十条》中,检察官韩明人到中年,本想努力赶上职业生涯的末班车进入市院工作,不料卷入一分歧巨大的案件,而与此同时他的家里也面临着相似考验的故事,处于这种啼笑皆非的韩明人一边处处示弱实则暗暗协助大学时期的恋人吕玲玲检察官寻找完成正当防卫公诉案例证据,一边在心里挣扎中开脱儿子因反对校园霸凌被人诬告即将被行政拘留,这两件事情的主角韩明人拖着心身的疲惫和骨感的郁闷却依旧在奋不顾身的坚守,是什么理念和执着让他竟然到了不顾特立独行的程度?很显然都是他们的心中固有的对某种事物的相信和执着。

现实哪怕再让人失望,但总是有那么一些瞬间提醒我们,即便黑夜是如此的让人窒息,明天的太阳依然会升起,他坚信坚守这个社会法不能给不法让步,于是就在刑事诉讼法庭上,韩明针对《刑法》第二十条的那番让人法理通透、撕破悖谬、醒世警人、洞明世事、催人泪目的控诉、呐喊和呼吁,终于赢得现场的信服和掌声,取得最高检的认可和采纳,终于公平正义的大树光鲜亮丽而流光溢彩,终于公平正义的天空湛蓝而清亮!

弱势群体的无助,盲流似是而非的理解,坚守法律底线与证据的艰难,顶着各项压力的煎熬,中国百姓的法律觉醒,受欺负人群的人格分裂,这样的事情发生时时处处都有,而刚直的执法人员却像独行侠似的,夹着法律的文本,同样冒着生命的危险和家里的一堆难事,浮世绘般的一一展示,简单的事情,复杂的真相经历,曲折离奇而演绎出多个罗生门版本,命途多舛的摊事人和义愤填膺的法律良知,刚性法制程序的惩处,柔软的法理人情,维护所有正直的事情都会有代价,绝望边缘时的星点微光,执着坚守的矛盾,重叠连锁的社会悖谬,一串串接踵而至,如果导演不给世间一个圆满的结果,世人会绝望于这个社会。

未成年人犯罪与保护是一个我们迫在眉睫的社会大事,事关千千万万青少年的人生大计,事关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与和谐,事关中华民族的家国大计,它于司法界而言虽不是一个新问但新矛盾层出不穷的常见领域,不断涌现的棘手案例不断的考验着我们的司法人员,这就要求我们以法律职业为终生追求的这个群体既要有高深的法律知识素养,又要有普通人的良心良知与常识常理常情,更要有大爱无疆的人文关怀格局。

纵观这几部电影讲述的案件进展全过程,我们看到了司法人员所表现出的理性、责任、良知和进步是让世人期许的。为了确保每案件的公正公平公道,在办理案件中案件的主管克服了一切干扰和困难,用心用情把好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法律适用关,最终实现情理法没有违和的相统一,用行动与结果营构好了法律的道德温情,关键是呵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他们忠于法律推行阳光司法,构建公开透明、便民利民、护民的司法机制,以公开确保公正,以公正维护权威;他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指导,以人为上,以道为常,以法为本,把法条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抓手和捍卫社会公正的天平。他们在法律条文的刚性与鲜明面前,是只据事实铁面无私没有偏袒的裁心的关怀者践行者,把人情法理的温度、人文关怀的阳光普照每一个公民身上。

法理恢恢,法条森严!法网柔情,却也坚守着不容逾越的底线:法律绝不为不法行为让出一丝缝隙。在正义的天平上,法律如同那不可动摇的砝码,确保着社会的公正与秩序。它或许展现出温柔的一面,关怀着每一个被伤害的角落,但在这份温柔之中,却蕴含着不容侵犯的坚定力量。因为,法网柔情并不排斥法不容情,对于任何违法犯罪的行为,即便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律都将以其必然的威严姿态,予以公正的裁决和处置,尤其是制裁青少年犯罪更加要及时、适时、适量,所谓严管就是厚爱用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处理上更加有效有用,这就是法网柔情的真正含义,也是法律之所以能成为社会基石的基础存在和根本缘由。无论我们今天执法程序有着怎样完善的司法度量制度和系统,无论司法人员有着怎样的铁面无私还是心有百结的法网柔情,我们都得恪守一个基本的底线:就是法不能给不法让步!

通往未来的路,送给回家的少年。让每一个迷途少年,重新回归正常的成长航道。值得提起的是,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促进未成年人保护体系更加健全完善,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自2021年5月起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检爱同行 共护未来”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专项行动。专项行动的工作要求之一是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注重案例化、故事化、可视化传播,讲好未成年人检察好故事。微电影《回来吧!少年》的拍摄及播出,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推进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宣传方式。

也期待有更多像微电影《回来吧!少年》这种民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出现,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中来,用法律的力量守护未成年人,让正义之花在蓝天下绚烂绽放!

来源: 红网时刻

作者:欧阳朝夕

编辑:唐哲宁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854/57/1435538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