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临武人大: 点亮文化传承与发展“明灯”

红网时刻新闻5月8日讯(通讯员 宁姣蓉)近年来,临武县人大常委会推动临武县文化传承与发展工作,点亮文化传承与发展“明灯”,让临武这座历史古城熠熠生辉。

54.jpeg

汾市镇南岸村竹树脚自然村"一切工作到支部"专题展馆,是临武县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纪念价值最高的革命旧址,具有重要历史、科学和社会价值。如今,旧址已被修缮一新,是临武县爱心传承社会实践基地,成为人们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而这一切也离不开临武县人大常委会对文化传承与发展工作的推动。

为更好地保留和用活红色革命旧址,2018年,南岸村通过“修缮+创新”,开始建设“一切工作到支部”专题展馆工作,但却在建设过程中,遭遇资金难题。临武县人大常委会通过督办县人大代表贺周勋《关于加大资金投入尽快完成汾市镇南岸村“竹树脚 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的建议》,督促政府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力度,于2023年6月30日后正式开馆,迄今为止总共有400多批次3万多人次来展馆参观学习。

5444.jpeg

2023年12月,国家文物局通报四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我县渡头古城遗址位列其中。它作为湘粤古道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聚落遗址,已发掘出土近万枚三国时期吴国简牍,为研究古代中央政权对南岭地区的开发和有效治理提供重要举证。吴简留存千年,佐证了渡头古城遗址是目前考古发现临武最早的县治所在地,如何进一步发掘和保护利用好古城遗址,也一直是临武县人大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关注重点。

在临武县人大常委会的积极推动下,2024年,临武县将195.2万元支持保障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经费列入年初预算安排,在临武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第三次会议上获全体人大代表审议支持,分别用于送戏下乡、文物保护巡查、综合执法专项业务、文物保护标识牌和说明牌制作等方面,并包括了73万元的渡头古城遗址保护规划编制专项经费,让文物和遗迹得到科学、系统的保护与使用。

312.jpeg

近年来,临武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文化传承与发展工作,通过督办代表建议、视察、调研、听取和审议报告,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工作,使全县文化挖掘整理有新进展,文化保护开发有序推进,文化传承推广方兴未艾。竹树脚革命旧址、贝溪起义旧址等一批古建筑保护项目列入了“红色经典 崇德之旅”临武精品旅游线路,临武祁剧、临武小调、瑶族长鼓舞异彩纷呈,非遗文化进课堂成为靓丽“名片”。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宁姣蓉

编辑:唐哲宁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849/98/1386925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