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汝城:一门技艺“三代传承” 传统文化绽放光芒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朱剑波 何子豪  郴州报道

汝城县被誉为“千年古县”“中国古祠堂之乡”,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多,古祠堂文化历史悠久,传统技艺源远流长,尤其是传统宗祠营造技艺对汝城传统宗祠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近年来不断丰富载体,传承利用好特色传统文化,以文化经济带动百姓增收致富,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微信图片_20240429121855.jpg

文化传承,匠心凝聚。“我会这门手艺我就教给我下一代,让这么技艺传承下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傅德雄坚定地说道。从小生活在一个木雕世家的傅德雄,自其高祖父始就从事这门工艺,16岁的他就开始跟父亲学习木雕,传到他这代已是第五代了,目前其儿子、孙子在他的熏陶下,也持续传承着这门技艺。

微信图片_20240429121900.jpg

走进土桥镇佳富村傅德雄家,里面的工作台上面摆满了各种原材料、刀具和打磨工具等,傅德雄正站在工作台边上指导儿子傅庆良和孙子傅航雕刻卢阳镇得靖村婆勺江祠堂预定的鸿门梁。爷孙三代围绕着多种工具,信手拈来,一笔一划、一刀一锤,如同画家作画,运笔如有神,又像是演奏家,斧凿刀刻,铿锵如战鼓,婉转如流水。不一会,鸿门梁上的一条五爪龙就在他们的手中被雕刻出来,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大有腾空而飞、驾云入霄之势。 “这个鸿门梁比较复杂点,一笔一划都很有讲究,要把那个神韵刻出来” 傅德雄的儿子傅庆良介绍道。

微信图片_20240429121905.jpg

传承初心,共话技艺。为了传承好这门家传工艺,多年来,傅德雄将其掌握的雕刻技艺悉心传授给他的儿子傅庆良、傅刚良,孙子傅航、傅砚奇。90后的傅航、傅砚奇大学毕业后,因在学校技能出众,又能吃苦耐劳,被广东、浙江等多家优秀企业看中,开月薪上万。但想到家族的守候和爷爷期盼,两人毅然放弃高薪回家传承技艺。儿孙们的执着和虚心好学,现在基本都掌握了这门工艺,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升。“我从小就耳濡目染,看着爷爷做这个长大的,也很喜欢” 傅航满脸坚定地说道:“我会继续跟着爷爷学,争取传承下去,传到下一代,要超越我爷爷。”

微信图片_20240429121932.png

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信心。近年来,汝城县多角度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积极开展省、市、县三级代表传承人申报和非遗传承基地、非遗传承教学基地申报工作,深挖非遗魅力,瞄准市场需求,拓宽传承思路,使汝城县悠久而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下来”“走出去”。 截至目前,汝城县有各级非遗项目 51项,其中国家级 1项 、省级 3项、市级13 项,有各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5名,其中省级3名、市级 11名。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朱剑波 何子豪

编辑:周蕾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848/63/1383262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