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永兴:百年老墟湘阴渡 琳琅满目年味浓

红网时刻新闻1月30日讯(通讯员 戴儒舟 熊雅静)“油炸兰花根,又香又脆,十元一斤。”“春联,10元一副。”“牛肉,四十二元一斤。”临近年关,永兴县湘阴渡老墟上,人群熙熙攘攘,货摊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彼伏,一派热闹的景象透着浓浓的年味。

图片1.png

永兴县湘阴渡老墟。

各路商家摊位挨,穿梭顾客满长街,绫罗绸缎白洋布,革履时装解放鞋。湘阴渡老墟是永兴县为数不多的几个老墟之一,在清朝乾隆年间(1762年)《永兴县志》中便有记载。一百多年来,湘阴渡老墟吸引着周边各地成千上万的客商,货物品种繁多,价廉物美。赶墟购年货是永兴县的传统民俗。一进腊月,每遇逢集日,辛苦劳碌了一整年的人们,便会放下手中的活儿,老少齐出动,高高兴兴逛集市,风风火火办年货。

在湘阴渡,老墟成为农村经济活力的写照,也是乡村振兴成果的缩影。家住江南岸的刘昌田,每逢农历二、七这些开墟的日子,都会来到集上囤些货。“墟上铁锄、镰刀、中草药、理发、服装啥都有,既便宜还实惠。”刘昌田说。

图片2.png

老百姓在湘阴渡老墟对联摊位购买对联。

走进吴四清卖春联的摊位,一股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货摊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春联年画灯笼,从传统的新春大吉到现代的共同致富,应有尽有。“这些春联不仅是新年的装饰品,更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和祝愿。”吴四清笑盈盈地说。

赶墟大军中,从城里来到乡村集市采购年货的市民也不在少数。他们或自驾,或乘坐公交车,买几块豆腐,称几袋苹果,割几斤土猪肉,尝一口油粑粑。他们来到农村墟集“凑热闹”,目的只为体验一把“儿时记忆中”的浓浓年味儿。

“老板,来碗鱼粉。”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在广东务工归来的张先生,来到一家简易的粉摊前,老板就开始张罗生意起来。很久没有吃到家乡的鱼粉了,望着鲜红油亮的鱼粉就挪不开脚步了。他一落座,一碗鱼粉就端上来了。张先生用筷子夹起粉哧溜往嘴中一放,一股开胃的酸辣味浸入心中,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如今,农村赶墟不光是购物的市场,也是人们娱乐和社交的场合。在线上购物融入生活的今天,线下赶墟依然热闹不减。

老墟红红火火,年味儿格外浓郁。临近中午,赶墟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乘兴而来,自得其乐,各取所需,满载而归。赶墟购年货,都让人感受到热气腾腾的烟火气和浓浓的乡村年味。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戴儒舟 熊雅静

编辑:唐哲宁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845/74/1349325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