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郴州“示范区”长成啥样?

守护一江碧水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郴州实践

对“绿”的畅想,由郴江河掀开。

郴江向北,澄水似练,城水相依,娓娓述说苏仙岭传奇、爱莲湖传说、裕后街古今的精彩动人。

对“绿”的畅想,由奔腾的郴水掀开。

郴水奔涌,入洞庭,达赣江,下珠江,始于涓滴,壮于汇合,娓娓述说这座文化名城、生态名城、旅游名城的婀娜多姿。

“山水画卷、郴州相见!”生生不息的郴水,孕育了郴州的绝世容颜。

城因水而秀,城因水而兴。

郴州,三江之源,境内水资源丰富,河流水系发达,素有“华南水塔”“中国温泉之城”的美誉。

郴州聚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绿色发展的主题,深入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下称“国家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构建郴州“水立方”模式,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生态底色,真正实现生态蝶变、山乡巨变、发展嬗变。

“水立方”是这样炼成的

2023年9月16日,在郴州举行的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上,《东江湖宣言》正式发布。

水世界3(朱孝荣).jpg

“郴州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创建了‘八水共治’的‘水立方’模式,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了湖南样板、中国方案。”这是中外200多名水资源保护专家学者对郴州“水立方”的高度肯定。

《东江湖宣言》源于东江湖。

微信图片_20240726160627.png

1986年,耒水上游,国家重点水利工程——东江水电站拦河蓄水,奔腾的东江被拦腰截断,形成了总面积160平方公里的东江湖。

微信图片_20240726160635.png

东江湖横空出世,资兴数万移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形成万口网箱下东江、百栋猪栏起湖畔的景象。

微信图片_20240726160639.png

保护刻不容缓,牺牲在所难免。

郴州坚持流域共治,从治湖泊到治流域,以高水平的东江湖保护助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绿色发展。

东江湖,17个采矿区被彻底关闭,42万余平方米网箱退水上岸,594家畜禽规模养殖场限期退出,超600亿元可能影响东江湖水环境的项目投资被否决。

东江湖,创造了“全国独一份”的深水湖库保护奇迹。数据显示,设置国控断面12年以来,东江湖大型湖库出水有10年达国家最好水质标准(湖库I类),比湖南立法保护目标提升一大类别。

不破不立。

郴州深化护水、治水、用水、节水“四水联动”,统筹推进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产业、水科技、水管理、水文化“八水共治”,全面构建郴州“水立方”模式,让“郴州好水、生活更美”的梦想照进现实。

——护水优生态。实施重点水源地生态保护工程,强力推动东江湖“春雷行动”。今年1月至5月,全市53个省控及以上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的比例为100%、达标率为98.1%,13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为100%,马家坪电站大坝年均达到Ⅱ类水质,东江湖头山和白廊国控断面持续保持地表水Ⅰ类水质。

——治水美环境。实施“碧水郴州”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深化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持续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全市入河(湖)排污口全覆盖排查整治工作全面启动,三十六湾等重点矿区流域断面氟、砷从超标20多倍到逐渐达标。实施“水美郴州·幸福郴江”示范十大工程,全市累计建成市级以上美丽乡村、“水美湘村”426个。

——用水兴产业。依托东江湖冷水资源,打造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今年上半年,产业园实现IDC租赁收入9500万元、宽带收入1.9亿元。依托温泉资源,发展“温泉+”文旅产业。依托净水资源,发展青岛啤酒、印象东江矿泉水等高端特色水食品经济,开发东江湖茶、东江鱼、玲珑王茶等地理标志产品。

——节水惠民生。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64.83立方米/万元下降到19.48立方米/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复用水率达到91%,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市、区)达8个。

“新颜值”是这样炼成的

仲夏时节,高椅岭,红岩绿水是景,“高椅岭美丽的蝶变展陈馆”也是景。

微信图片_20240726160843.png

“历经沧桑的我”“浴火重生的我”“华丽蝶变的我”……高椅岭之变,深深撼动着每位游客。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高椅岭这个经亿万年岁月打磨而出的丹霞胜景,火力发电产生的煤灰、废渣源源涌入,形成一个巨型的淤泥扇面。

郴州以国家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对高椅岭实施地貌恢复、加盖覆土等生态修复工程,推动火电企业开展煤灰、废渣循环利用。截至目前,高椅岭水土流失总治理率达99.84%,裸露地植被恢复率达99.64%。

由“一扇淤泥”到“丹霞秘境”,这就是高椅岭的“新颜值”。

微信图片_20240726160838.png

2021年9月开业以来,高椅岭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接待国内外游客230万余人次,跻身“大湾区游客最喜欢的湖南20景区”。

把偏远山区变成网红景区,把广阔水面变成打卡画面,把凉快天气变成火热人气,把污地废地变成绿地宝地,这是郴州“两山转换”的“新颜值”。

微信图片_20240726160849.png

郴州还积极探索和打造生态价值转化试点,被列为水权交易、排污权抵押试点市州,青山垅灌区灌溉用水权确权获得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

科技创新,颜值更新。

2024年6月18日,在临武举行的湖南省锂电新能源产业暨固态电池产品合作对接会上,湖南郴州安高固态电池研究院正式揭牌,“海川”“金猴”“西岭”三款固态电池产品同时发布。

该研究院主要依托科研院所以及企业自身技术团队,开展固态电池新技术的研发,将有效打通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为郴州打造“电池之都”提供技术支撑。

郴州把强化创新动力作为核心引擎,围绕郴州河湖治理、尾矿资源化绿色开发与利用等,凝练8个项目实施“揭榜挂帅”,制定难题破解技术方案。

探索“异地研发+郴州孵化生产”成果转化新机制,加快推进中南大学技术(郴州)转移中心、郴州“3+3”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全面推进郴州与佛山科技创新合作框架协议落实落地。

深化产学研合作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与中国科学院、大数据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承担国家科技专项。与武汉大学、南开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合作。郴江实验室挂牌成立,国家科技孵化器实现零的突破。

国家创新示范区建设至今,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从1.14%跃升至2.32%,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从93家跃升至2149家,高新技术企业从211家跃升至619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件数从2.11件跃升至3.60件。

“高质量”是这样炼成的

临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能赣锋年产2.5万吨碳酸锂生产线点火投产。

微信图片_20240726161040.png

安能赣锋计划在临武建设年产15万吨碳酸锂生产线,总投资达70亿元。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50亿元、年利润达15亿元。

2022年以来,上海安能在临武进行重大投资布局,联合江西赣锋锂业、深圳秦雅集团等合作伙伴,发展集锂矿资源采选及冶炼、正极材料、新能源电池制造等一体的锂电新能源全产业链。

好水变活水,活水变资源,资源变产业。这才是“可持续”,这才是“高质量”。

微信图片_20240726161045.png

郴州围绕建设“1221”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打造集群集聚特色产业,实现了“可持续”和“高质量”的双向奔赴和互相成就。

由粗放到集约。

嘉禾县塘村镇,在不到3平方公里的街区,集聚先进铸锻造企业41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湖南股交所挂牌企业1家、湖南省上市后备资源库企业1家、省级“小巨人”企业1家。

塘村镇是远近闻名的“锻造之乡”,也是嘉禾“打铁精神”的发祥地,其锻造产业起于秦汉,兴于明清。

“早些年,家家点火,户户冒烟,全是小作坊,粗放式打铁。”打了一辈子铁的塘村镇曲龙村村民黄吉生说。

微信图片_20240726161049.png

由黑色到绿色。

再到北湖区鲁塘镇,煤矿已经变成了绿野。

曾几何时,作为煤炭大镇、石墨大镇,鲁塘镇约有80%的人口直接从事煤炭石墨开采,鼎盛时期矿井数量有600多处。

随着矿山整顿关闭,鲁塘镇开始由黑色向绿色转型,发展了水产养殖、畜牧养殖、瓜果种植、药材种植等特色农业产业,实现由单一矿业经济向多元化经济的转变。

郴州持续推进矿区整顿,持续推进淘汰落后产能。截至目前,全市建成绿色矿山109家,取缔关闭高污染企业1000多家。全面推进稀贵金属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

由上游到下游。

有资源少财源,有产品少产业,郴州因此吃过的亏不少。

郴州素有“有色金属之乡”“微晶石墨之都”之称,已探明与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矿产资源近10种,初步测算氧化锂储量超过500万吨。

郴州坚持上游引下游、下游配上游,资源换产业、龙头来牵头的原则,大力推进锂电新能源全产业链开发,努力打造“电池之都”。

2022年以来,郴州锂电新能源产业累计签约189个项目,其中竣工投产29个,累计完成投资432亿元,引进7个企业联合体签约,总投资1407亿元,覆盖“矿产资源—电池材料—电池制造—装备制造—电池回收”锂离子电池产业链。

预计到2025年,全市锂电新能源全产业链可形成年产碳酸锂17.5万吨、正极材料21万吨,六氟磷酸锂3万吨、负极材料13万吨、电池(电芯)61.3GWh的产能。

由高能到低碳。

郴州加快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新能源电力并网规模约占全省的17%。加快工业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超过10%。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入选全国十大低碳节能园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郴州将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坚持人民至上,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国家创新示范区建设,不断巩固和提升郴州“水立方”,以“一城好水”激活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

来源:郴州发布

作者:陈红军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841/60/1413617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