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热水镇横瑞村横路组至黄勒组通组公路通车仪式。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邓生祥 郴州报道
青山绿水间,爆竹声声响。上个周六,汝城县热水镇横瑞村村部边横路组至黄勒组通车仪式上,沿线村民兴高采烈闻讯赶来,摩托车、小轿车整齐有序排成长龙,热议欢呼声交织着掌声,让现场汇成欢腾海洋。
“一条路,几辈人,盼了几十年,终于美梦成真。”该路筑路理事会会长沈学林心花怒放喜不自禁,乐得有些语无伦次。村民蒙顺发、养殖户林茂山等人更是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纵情体验新路带来的舒心便捷。
村民满怀喜悦排成长队感受体验新路骑行。
山道弯弯,几度梦想
“硬化路通车,真想痛快多跑几趟,表达内心难抑的欣喜激动。”路面4.5米宽、全长5.6公里的崭新水泥路,从村部延伸至林海深处,沈学林驾着小轿车很快消失在茂密竹林中。
大山深处的热水镇横瑞村黄勒组,离村部所在地横路组5.6公里,途经刘家坑组,涉及3个组83户288人的交通出行。山道弯弯、山重水复,沿线分布了1万多亩山林竹海,夹杂着200余亩稻田和旱地。沿线群众历来依托竹林经济增收,山路难行成了挥之不去的深刻烙印。
1974年,在沈学林8岁时,他父亲作为时任村支书,带着村民通过肩挑背扛、开山凿石等方式,愚公移山般历经艰辛,在层峦叠嶂中挖出一条拖拉机路,方便村民生产生活。长大成年后,沈学林连着开了十多年拖拉机,帮村民拉运竹子出山售卖,他还从1991年开始担任村民小组长至今。
山道弯弯,多少辛酸。
“转过弯道还是弯道,爬过陡坡还是山坡,数都数不过来。最是连天阴雨愁煞人,路面湿滑、布满坑洼,边上陡峭山崖令人心惊肉跳。”彼时的辛酸记忆,沈学林至今仍历历在目:通往外部的唯一山路就像天堑样,每次都得咬紧牙关使出浑身劲,才能将竹林运送出去。
“雨季汛期,竹子拉不出,只能烂在山里,就算勉强拉出去,能够被半价收购就不错了。”年过六旬的村民蒙顺发也感同身受,“不仅影响村民生活生活、走亲访友,也给年轻人结婚成家带来自卑,更严重的是制约了村民增收致富。”
2015年,横瑞村被列为精准扶贫村,获得移民村项目等帮扶支持,村部至黄勒组顺势建起砂石路,拉动村民脱贫致富。但砂石路每逢连日干旱天,就变得尘土飞扬,一遇刮风暴雨天,经常被冲刷得坑洼不平、泥泞不堪。为维护道路,当地每年投入上万元,始终是治标不治本,问题周而复始出现。
从2017年开始,刘家坑村民林茂山在山里养殖生猪100余头。多年来,每逢恶劣天气,急需饲料运不进,生猪被饿得呱呱叫,只能采取货车拉、拖拉机转运方式解决。有时见到行情看涨想要卖猪,往往也因路难行被耽搁了。“出行难,就是发家致富的最大绊脚石。”林茂山
“山里人的辛酸,就像眼前大山,数也数不尽。”沈学林说,改变路况是沿线群众一辈辈的强烈愿望,是他作为组长最想办的首要大事,自然也成了当地乡村干部的一块“心病”。
长长的车队,无尽的欢欣。
干群携手,打通坦途
“今年计划硬化480多米路,但交到我们手里,通过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出钱出力,有决心建到600米长。”
“乡村振兴,修路先行,要通就要通彻底。只要乡亲们有热情和干劲,再难的事攻坚克难也要办成”......
汝城县委主要领导6月2日带队过来走访调研,与镇村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交谈,对于当时的情景,沈学林至今记忆犹新。沈学林说,县委主要领导的话掷地有声,指明了方向,也汇聚了合力,还提升了大家的信心和干劲。
说干就干。镇村组三级联动各司其职,分头行动忙活开来。镇里由党委书记曾胜亮等人牵头建立专班,深入村组走访调研、统一思想,同时主动出击加强与县移民事务服务中心、乡村振兴局、水电公司、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局等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多方筹资解“忧酬”。村里,则迅速召开会议,组织干群共商共谋制定各类具体实施措施。
崭新道路直抵大山深处。
一声通知下,刘家坑和黄勒组的在家村民,济济一堂召开屋场会,选出了5名公道正派、热心公益的村民,连同组长一起组建修路理事会,负责组织实施、监管建设等事务。为解决资金短缺和力量不足的难题,会议还形成了在家群众投工投劳、就地取材和在外人员以资代劳等具体措施。
从6月16日正式开工,到7月16日开铺水泥路面,再到9月20日全线竣工浇水巩固,深山劳动号子动人心弦。村民干劲如火纷纷出动,从周边河道和附近山坡取来砂石,铆足干劲铺路奠基,还通过以资代劳和发动捐款,在短期内迅速募集到20多万元。
“村民拧成一股劲,筑路又快又好。”那段时间,沈学林把家里事务和宾馆经营统统放下,全力以赴扑在修路大事上,操持奔忙不亦乐乎,但他始终乐此不疲,“从父亲手里开始,再到自己接续,无论如何都要把路修好。”
“深山开路难度大、投入大,但有群众支持和多方合力,花小钱能办成大事。”据曾胜亮介绍,项目按以往规划设计得400多万元,但通过向移民、乡村振兴、交通、农业农村等部门争资180多万,外加群众投工、各方捐款,以一半成本完成了整个项目建设。“仅凭就地取材,就省了50多万。”
喜笑颜开热议纷纷。
拓宽路子,迈向振兴
参加通车仪式后,林茂山开着满载饲料的面包车,一溜烟钻进了连绵群峰中。“弯还是那些弯,坡还是那些坡,现在却不怕饲料难运、猪难卖了。”林茂山一脸兴奋表示,产业路子越走越宽,也越走越稳了。
车子徐徐向前开,竹山林海列翠屏。蒙顺发轻车熟路拿捏着方向盘,以往担忧车子刮底板、耗油量大和经常抛锚等阴霾一扫而光。“有了新路,出行平安,走亲访友也便捷,就连年轻人谈婚论嫁也更有自豪感。”
深山通坦途,拓展新思路。
小桥流水,绿意盎然。水泥路穿村而过,沈学林顺势铺好支路接通桥,开着车子就可直抵院落:“这里山美水美风光美,畅通外部后,靠山吃山就不仅限竹林产业了。”
热水镇素有“华南第一温泉”美誉,也是汝城“温泉之都”的主要所在地,而刘家坑离集镇仅有5公里远。打通阻梗后,青山绿水在村民眼中更像是金山银山了。
“接下来,除了完善道路排水渠、防护栏等附属设施外,还将着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屋场,为拓展新产业打基础。”沈学林说,要通过发动引导群众开办民宿、农庄,建成休闲康养基地,让村庄变得宜居宜业宜游,不断拓宽致富路子。
“踏平崎岖成大道,开阔视野拓思路。”曾胜亮说,通过群策群力建设该山路,开创了政府引导、群众主导、社会合力、花小钱办大事的工作模式,将广泛应用到全镇其他民生工程建设中,推动乡村振兴阔步前行。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邓生祥
编辑:何雨杏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