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孔 勤:以科普教育强劲推动郴州市农旅产业深度发展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郴州市正建设传承红色基因推进绿色发展示范区,如何传“红”推“绿”,红色教育引领我市红色文化快速发展,科普教育能强劲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科普教育与农旅产业结合,赋予农旅新内涵,提升农旅品味,既能带动农旅等相关产业附加值,又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应,促进乡村振兴。

一、科普教育是未来农旅产业发展的趋势

1、科普+是未来旅游、农业等相关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中国科协发布的第11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6%。随着我国公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日益提升,公众对科学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他们更注重在享受景区美学价值的同时,能够从中获取到科学文化知识,开拓眼界、陶冶情操。科普旅游日益成为公众新的旅游方式,是旅游的新亮点。特别是近年来,教育部积极推动中小学生研学游活动,要求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旅行基地,这意味着,研学旅游市场将持续扩大,研学旅游目的地将走向专业、专向化发展。

2、旅游景区与农业资源融合共生成为优质的科普教育资源

我市旅游资源丰富,打造了一批品牌景区,拥有1家5A级景区,14家4A家景区,“一山、一湖、一泉”是山水风光的精髓。经过长期的自然生态选择,景区内有自然生态资源,景区周边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农业特色产业,比如东江湖景区内有水、溶洞、植被等资源,周边种植了柑橘、茶叶。莽山景区内有植被、动物、菌类、水、茶叶等资源。水、柑橘、茶叶等都成为科普产业化基地素材,景区和特色农业产业融合共生,为打造新型旅游+科普产业化基地提供了优质的科普教育资源。特别是东江湖景区周边民宿为科普人群提供了食宿保障。

3、科普教育研学基地有利于旅游景区和农业品牌共建共享共赢

我市旅游市场较旺,游客主要来源于粤港澳地区。旅游季节性、旅游人群区域性和局部性等问题突出。科普是面向全民,广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中小学生是科普重点人群之一。拓展了旅游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弥补我市旅游短板。当前我市着力打造蔬菜、柑橘、茶叶、生猪“四大百亿”为核心的农业特色产业,寻找探索大单品突围的方式来迅速培育、推广、复制我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依托现有的品牌景区,围绕核心农业特色产业,建设农业科普教育研学基地,通过科普教育活动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提升。品牌景区带动农业品牌,农业品牌提升景区品牌,实现景区和农业品牌的共建共享共赢效应。

二、科普教育强劲推进我市农旅产业深度发展

1、把握机遇,抢占科普+新兴市场

科普旅游是一个新兴的旅游市场,市场潜力巨大。从全国范围来看,科普教育主要与景区结合较多,景区主要集中在地质公园开展,仍处于发展初期,如丹霞山景区开始转型科普基地。今年湖南长沙市浏阳市、常德市武陵区列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也处于起步阶段。我市的科普教育基本上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没有深层的价值提炼,实质性的科普教育市场处于空白状态。在新兴市场来临之际,地方要把握机遇,抢占市场,精准定位,找准资源,打造品牌,从而形成新的产业链,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地方发展。

2、以科普基地资源分类评价为基础,提升旅游和农业的内在价值

当前旅游和农业重外形视觉效果,轻内在价值挖掘。科普教育实则就是对科普资源进行进行分类定性和定量评价,获取评价结果,充分挖掘科普资源内在价值,提升旅游和农业整体品味与档次。科普基地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泛,重点选取有品牌影响力的景区,景区内外有丰富的科普资源,作为科普基地。与高校和相关院所开展合作,作为他们的教学科研基地,善借高校外力,高校教学科研自带项目、资金、人才、设备等,能详细、系统调研科普基地的科普资源,为后期开展科普课程提供素材。

3、以科普课程和路线为核心,增加流量扩大旅游和农业的品牌效应

根据科普基地评价结果,开发地质、生物、水利、天象气象、农耕和人文类等多样化的课程,避免只旅不学,避免课程内容同质化。针对各类人群的兴趣和偏好,设计囊括地质、生物、水利、天象气象、农耕和人文类的综合性或者专项科普教育线路。例如针对中小学生对大自然感兴趣,开设飞鸟类、昆虫类等课程。针对领导干部开设土壤、虫害防治、水利等农业课程。针对老人开设茶文化、花果培植等养生课程。科普课程和路线把景区和农业都串联起来,景区流量增加,农业产品销售拓宽,扩大品牌效应。

4、以分层建设科普队伍为支撑,保障旅游和农业科普的持续力

目前国内科普教育组织力量主要为旅行社和研学机构,还存在“拉市场”、导师不专业、课程目标不明傕、主题选择不清晰等问题。成立科普教育推广机构,与旅行社、科普社团、教育团体等第三方机构联袂合作,推广科普产业化理念。科普产品市场化,科普课程丰富化、科普队伍多元化。分层建设科普人才队伍,聘请专家教授、专业学者作为科普顾问,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科普达人作为科普导师,培养一批有一定文化善于学习的当地居民,转化一批导游为专业科普讲解员作为科普导赏,引导一批能够科学传播和志愿服务的人作为科普志愿者。不仅能形成良好的科普效益,更能促进当地居民扩大就业,参与科普导赏、志愿服务、民宿、餐饮等科普服务活动,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作者系郴州市委党校老师)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孔勤

编辑:何雨杏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655/51/1205612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