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桂阳:探索“七条路径” 造血村集体经济

红网时刻8月4日讯(通讯员 李卓林 侯璐)8月1日,桂阳县仁义镇白云村被阳光唤醒。一台台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不一会儿,田里就竖起了一排排嫩绿的秧苗。

这是该镇大力推广的合作社服务发展模式。今年4月,仁义镇引导组建以集体经济为主“公私合营”的同鑫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金盈水稻种植合作社,为全镇14个村4200亩水稻开展水稻机耕、机插、育秧、植保、机收等多环节托管服务。

微信截图_20220804095544.png

“这种模式村集体、村民双双收益。”白云村村支书、主任彭祯介绍,通过全程社会化服务,一亩稻田的成本可节约400元,机械插秧每天可插30亩,效率相比人工翻了30倍。与此同时,村集体还可以直接获益3万多元。

今年初,郴州市委组织部提出,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倍增计划,年内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80%以上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10万元。

每个村有每个村的实际情况,桂阳县经过深入调研,以仁义镇为试点,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探索出七条路径:支部农场、合作社服务、新能源产业、项目承建、盘活资产、金融扶持、入股分红,多元壮大村集体经济。

过去,白云村村集体经济薄弱,去年经营性收入仅有7.5万元。而今年,村集体经济“全面开花”,彭祯算了笔账:烤烟按50元/担分级扎把收入55万元。县财政按完成烟叶税收任务的4%计提工作经费14.4万元。加上金融扶持、光伏发电、水稻产业服务等各项收入,预计今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可以突破95万元。

微信截图_20220804095554.png

仁义镇何花村因地制宜,利用移民政策扶持,将中省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50万元用于锥栗、玉竹产业发展。村集体流转开垦成熟的荒山28亩种植玉竹,流转本村闲置荒山100亩种植锥栗,引导禁捕渔民上岸种植玉竹、锥栗。

“预计3年内每亩能收入两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0余万元。”有了实体经济支撑,村民们端上生态碗,吃上了“绿色”饭。

“接下来,我们想利用仁义烤烟大镇的优势,依托14个村(社区)集体的2525栋10.6万平方米烤烟房闲置屋顶,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仁义镇党委书记周海燕介绍,目前仁义已与浙江京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开发框架协议,公司以8元/平方米的租金付给集体,预计可为每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7.5万元,力争实现年底村村过50万元。

“盘活村集体经济,关键在于优势利导,结合各村实际,一村一策、因村施策。‘七条路径’并驾齐驱,多点开花。”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贺龙跃说。今年,桂阳县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预计达到5355万元,力争实现全县村集体平均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李卓林 侯璐

编辑:周蕾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2022/08/04/1168722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