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后感 | 带你感受煤矿的人间烟火

文/张龙生

很多年没有这样静下心来看书了,不仅仅是因为纸质媒介的没落。网络信息的传播如同快餐,省事省心。现今还能细嚼慢咽享受传统文学的人,不是痴人,就是大神。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有人把它们比喻成面粉与面包的关系。而我要说,是百花齐放,共同繁荣。

刚拿到《月亮花开》这本书,主要是被封面上的“继路遥《平凡的世界》后又一杰作”的字样吸引了眼球,作者王金星,兴趣更大了,有点酒鬼看到好酒的感觉。

熟悉金星兄,他是湘煤报的副总编。我们的结识源于2003年中国煤炭报社在湖南煤炭系统开办新闻写作班。王兄那年已是矿区部门的负责人,而我则从矿区宣传部门调用中国煤炭报湖南记者站做记者。长沙的井湾子,湖南省煤炭厅的招待所里,点燃了我们这些来自基层矿区的专职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的狂热。时间一晃过去这么多年,王兄终究一辈子老本行。

这年头笔耕不辍的人不多,王兄的文学创作关键还是在本职文字工作之余。小说的完成历时3年又2个月,是那种对文学有着深厚情感之人的结果。换句话说,作者对文学有瘾,就像好酒之人对酒的嗜好。舍弃不了,也改变不了。

煤矿,是个雄性荷尔蒙旺盛的地方,女人能让这个艰苦的地方变得生动起来。但作者没有一味地制造低级的情节与故事,这一点把握得相当有度,这与作者多年的煤矿生活积淀和修为、格局密不可分。

我不想照本宣科地陈述小说中的一些章节和内容,文学来源生活高于生活,小说通篇文字朴实,情节完整,人物有血肉有,触手可及。甚至小说中的人物名字都是如此“沾泥土”“带露珠”人间烟火味浓。

莫言说过,对于文字的理解,因人而异,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有人认为不怎么样。对于这篇20多万字长篇小说,肯定会有不少读者简单地将它当成故事来读,只有长期在煤矿生活过的人才可能从灵魂深入感受到小说中所述的人与事,最真实的反映了当年煤矿生活的那份倔强与酸楚。

好的文学作品不需要说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泡上一杯清茶,将书卷展开,将内心融入字里行间,那种意境只有局内人才能享受。

好的作品,它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它能激发人性的善良一面,更能感召人性向好的一面培育。从这个意义上讲,小说的作者功德无量了。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张龙生

编辑:周蕾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2022/07/25/1155598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