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沙洲日记|我在沙洲村寻红迹、赏古景

1月24日 星期一 雨

这个寒假虽然有点冷,我带着玩心,还带着所学专业的视角,尝试探索沙洲村通过怎样的传播策略讲好“半条被子”的红色故事吸引游客,又通过怎样的乡村建设留住乡愁、留住游客的心。

从高速公路出来,进入半条被子景区的路上,抬眼便可见红色标语,使游客在到达沙洲村之前,就逐渐进入了“红色状态”。进入景区后,到达的第一站就是“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展览馆占地1200平方米,是两层湘南民居式建筑。

“半条被子的温暖”陈列馆外景

陈列馆中的复原旧址投影展厅陈列馆中的小影院

陈列馆的展览形式丰富多样,并不局限于图文、物件展示,还有投影、小影院等多种形式,可见建设者们的心血。

这一空间在知识层面展现了沙洲村的长征历史与红色底蕴,将昔日历史和今日发展娓娓道来。建设者在“半条被子”这一个红色文化的记忆点基础上,挖掘出了沙洲村线性延续的红色历史故事,既实现了政治价值,又有历史和社会价值。尽管在淡季和疫情期间,陈列馆仍有不少游客到访,而作为大多数游客的第一站,这一空间铺开了沙洲村过去与新时代的历史,在新旧时期红色文化的交织中,让游客们对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等实地景点有了更多了解和期待。

从陈列馆一路漫步到旧址,道路左侧是农家餐馆、民宿,右边是农田,经过农民集中居住点时,可以看见一幢幢整齐而不失地方特色的楼房,路上仍保留以前的沟渠,清水潺潺流淌在脚边。

到达半条被子故事发生旧址前,除了要经过瑶家乐农庄、村民生活区外,还要经过与村民区紧密融合的商业街,一路上有年轻人创业的奶茶铺、小吃店,也有老人经营的杂货店等。让人感到与其他景区区别较大的,还是这里的民居风格,房子与道路排布仍保持原来的古朴形态,

但又有现代的干净整洁。居民与游客的距离也在此处缩小,在景区,游客们也有更多机会近距离地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

“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旧址就在街坊中的一户人家里。如今这幢屋子还保留以前样貌,青砖墙、石门槛、老木门……是典型的乡村民居结构。红军与徐解秀老人同睡的床现在也静静地躺在老屋里。

尽管徐解秀老人已去世多年,她的小儿子如今还守在这里,连接起了红军长征的时期与新时代。这位80多岁的老人边惬意地听着红歌,时不时和游客搭几句话,古今传承的况味在空气中弥漫......

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

这一带的多个景点将居民区、商业区、故事发生旧址连接融合,以红色文旅资源串起古色古香的乡村风貌,带动了周边经济。居民的生活基础设施、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也与红色文化的挖掘和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这次沙洲之行既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又收集了实践项目所需资料,给我带来许多实践思路,可谓收获满满!

(作者:汤为为 复旦大学2021级新闻学院研究生)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汤为为

编辑:张晓妮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2022/01/24/1080559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