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周蕾 郴州报道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的事也很平凡。”
一年两百多场公益电影,三个乡镇二十九个村庄,每周六次进山区村庄,一晚两场的电影“约会”......在临武县楚江、西瑶、万水等偏远山区村庄,经常可以看见雷良镔的身影和他的电影放映设备。
瞧,这次乡亲们正在看的影片是《十八洞村》。
大老远,万水乡眼尖的村民就看见了雷良镔的身影。摩托车突突的停下来时,不少村民正搬着板凳,端着瓜子、热茶赶着过来,已经抢占最佳观影位的村民招呼着雷良镔先坐下来喝口茶、吃点水果。
“不用了。”雷良镔只摆摆手,一方面是要赶紧播放电影,另一方面是真的不好意思收。村里老人经常夸他工作负责、细心认真,但他更看重的是看电影时,村民们流露的那一丝丝幸福感和满足感,这一刻,好像这么多年都很值得了。
谈及《十八洞村》,雷良镔也爱看。
影片讲述了老百姓过去摆脱贫困的故事,一个个故事、场景、台词鼓励着看电影的村民们也感动着雷良镔。对他来说,这么多年的电影放映路,何尝不是一部走向乡村振兴的现实影片。
例如,放映设备从最初的胶片和发电机,到现在轻装上阵的数字放映机;
从步行、板车、自行车到摩托车,交通方式也在迭代更换着;
就连去村里的路,以前是翻山越岭,现在村村通了公路,回家也更快了。
以前的村民看电影,新奇着,一个个眼睛透露着对知识的渴望,现在村民们聊天话家常,嗑着瓜子,享受着。
......
幼时的雷良镔也没想到电影放映员的工作一做就是一辈子。他还记得,人生中的第一部影片是《上甘岭》,儿时看电影的幸福回忆,让他对放映员非常羡慕。当时他就说,想当一名电影放映员,给别人带去欢乐。
1975年,雷良镔高中毕业后,顺利的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员,既实现了儿时的梦想,也满足了想让老百姓经常看电影的愿望。
以前交通不便,楚江、西瑶、万水等乡镇的村民大多住在山里,有些老人甚至几十年没出过山,能看场电影十分难得。“一开始只是喜欢这份工作,时间长了,就感觉这是一份让村里人能看上电影的责任。”对雷良镔来说,这已然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我想用放电影给山区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送去文化知识,调动他们搞建设的积极性。”雷良镔认为,一部好的电影,可以影响人的价值观。为此,雷良镔在放电影前都会询问群众的观影需求,并结合农村实际,广泛涉猎、收集与农村、农业生产知识相关影片,将农民群众最需要知识送到家门口。
在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农村电影业也随之衰退,大批电影院职工和老放映员纷纷转行。时至今日,当初的公社电影放映员,已只剩他一人。
“山高路远,没有一定的意志和为民服务的思想是坚持不下来的。”想得纯粹、怀着愿望的雷良镔还在坚守在农村放映一线。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周蕾
编辑:胡用梅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