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小小一滴水,体现大民生。近年来,郴州市水利局聚焦群众引水需求,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为“底线任务”,科学谋划、分类施策、统筹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数百万群众喝上了放心水、幸福水, 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的历史性转变,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源源动力。
红网时刻记者 胡用梅 通讯员 胡林涓 欧立 骆芬 郴州报道
“搭帮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精准扶贫让我们喝上了自来水!”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关溪乡斋公窝村的朱东凤激动的声音有些颤抖,她说喝了一辈子的山塘水,没想到有一天还能在家用上干净方便的自来水。
今年82岁的朱东凤,虽耳朵有点背,但却清楚地记得,2018年以前,用水问题一度是横梗在村民心上的一块巨石:祖祖辈辈500年来,斋公窝全村150多人,全靠从村旁地势较低的凹地形成的山塘中挑水喝。2003年,随着经济的好转,全村将山塘扩建并在旁边修建渗水水池,家家户户用水泵从井中抽水。
关溪乡斋公窝村。
“下雨时,水质就会浑浊;不下雨,水还会发臭。”尽管是这样,遇上天旱年份,大家都还要靠抓阄排队,来分时段取水。家里不节约用水的,就会“青黄不接”。洗衣服更是要去往6公里外的小溪,每天步行来回要花上2个小时左右。“真的太苦了......”
斋公窝村是整个关溪乡饮水变迁的生动写照。关溪乡位于湖南最南端,地处石灰岩地区,平均海拔在五百米以上,山多地少,石头多,土层薄,存不住水,境内有数条小溪,久晴则涸,得名“干溪乡”,名如其村,十年九旱,水贵如油。与此同时,关溪乡曾是华南烟煤的重要矿区,多年煤炭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质受污染,全乡用水极度紧张,饮水保障率低,是宜章县有名的干旱死角。
关溪乡水厂。
关溪乡群众永远记得从2014年开始,他们用水现状逐步得到改善。2014年,宜章县水利局通过多方筹备,带着群众的强烈期盼,向上级部门争取到了关溪水厂的项目立项。
迎着烈日骄阳,踏着风雨险阻。2014年6月,关溪乡供水工程开工建设。项目从离关溪乡18.6公里外的溶家洞林场的吊兰坑取水,沿着南方的“红旗渠”——雄关渠铺设管道,直达关溪水厂。
从取水水源点到供水水厂,全程基本都在陡坡峭峻的山腰上,运输车辆等机械设备均无法到达。在立项之初,面对省市专家对施工难度、管护难度等多方面的质疑,宜章县水利部门负责同志和关溪乡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同志等先后10余次实地沿雄关渠踏勘,本着要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喝水难、喝好水难的问题,还是决定按照原设计方案实施。
工作人员检测水质。
项目组充分发扬“雄关渠”精神,力破饮水难题,施工人员采取肩挑背扛的方式,把供水设备、材料搬运到施工现场,最远的要走近8公里。“那时候一包水泥只要20元,运费就要花上60元。”参与项目建设的关溪乡副科级干部杨忠仁道出了施工过程中的辛酸与不易。
2016年、2017年、2018年扶贫政策的春风将全县资金整合用于精准扶贫,将关溪乡的东源村、石窝塘村、雄关村、塘窝里村全村饮水解困纳入财政预算,对福岭村、高山村、陈曹尹村、锡塘村、双溪村全村饮水解困进行财政奖补,基本解决了全乡饮水困难的大问题。
而斋公窝村因地势较高,关溪水厂的水无法直接到户,解困成本超预算,原自然村50年代迁出的市人大代表雷路明,爱心捐赠10万元,建了64方的集水池和泵房用于水厂自流水在此加压,提水至村后龙山新建的120方蓄水池,至此,斋公窝的村民们终于喝上了放心水。
随着一根根管道连接组建,一条条供水“动脉”开始涌流大地,沿着山路十八弯,绕进一乡十村,流入村村户户的心田。2018年,日供千吨的关溪水厂全面发挥效益,周边其他小水厂也逐步建成使用,关溪乡17000余村民用上了放心的自来水,自来水普及率达95%以上。而关溪乡的饮水工程也成为老百姓交口称赞的“放心”工程,在2019年民调中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100%。
“独乐尔,不如众乐乐。”关溪乡地处湘粤边界,与广东省乐昌市秀水镇相邻。秀水镇的部分村子与关溪乡的地质条件一样,面临同样的缺水困境。喝上了“放心”水的关溪乡群众乐善好施,在保障全乡用水安全的同时,还把水供向了广东省秀水镇大竹山村、中排村,受益群众有500户近2000村民。
因水相连的两省村民,少了往年的纠纷矛盾,关系越来越好,往来更加密切,不是亲人更甚亲人。“现在我们这边有事,他们都会主动来帮忙。”杨忠仁开心地告诉记者。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胡用梅 胡林涓 欧立 骆芬
编辑:张晓妮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