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市小东江美景
红网时刻通讯员 李李 黄欣 郴州报道
资兴市地处湘江流域的耒水上游,境内不仅有湖面面积160平方公里、蓄水量81.2亿立方米的东江湖,还有河长5千米以上的河流67条、5千米以下的河流369条。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水资源、优良的水质,为渔业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东江鱼“游”上了全国各地的餐桌,成为资兴的一块“金字招牌”,带富了一方百姓。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后,资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决策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基调,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全力推进天然水域禁捕退捕和产业转型,实现了“禁得住、退得出、稳得住”的既定目标。
资兴市白廊镇台前村拆除网箱前
资兴市白廊镇台前村拆除网箱后
打好“主动仗” 应退尽退
初冬时节,漫步在资兴市白廊环湖公路,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冬日暖阳照射在东江湖面上,成群的野鸭在湖中欢快地觅食。昔日渔舟穿梭、撒网捕鱼的繁忙景象己杳无踪影。
然而,如今游客云集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东江湖,在上个世纪90年代,网箱养鱼才是主打产业。为了尽快稳定6万东江移民,当时资兴市重点扶持网箱养鱼,曾出现了“万口网箱下东江”的壮丽景象。经过多年的发展,网箱养鱼、大库捕捞铺就了东江库区群众的发家致富路,禁捕退捕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
如何让“禁渔令”落地有声?资兴市主动扛牢政治责任,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的资兴市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资兴市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实施方案》《东江湖禁捕退捕和网箱退养渔民转产转型扶持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和专项实施方案,明确任务、责任到人。
该市建立了市、乡、村三级责任体系,严格落实乡镇和村组干部包片包户包人责任制,并纳入绩效考核和河长制工作考核范畴,构建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各乡镇将清船清网劝钓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全面推进东江湖水域禁捕退捕工作。
要实现全面禁捕退捕,改变群众观念是第一步。该市在东江库区渔民集中点和群众聚集地、重点码头设立禁捕退捕宣传标识牌,张贴通告,悬挂横幅,并出动宣传船艇沿湖播放《禁渔通告》,组织人员在库区乡镇赶集日集中发放禁捕退捕宣传资料。还充分利用电视、微信、村村响广播等渠道,打造“线上+线下”宣传矩阵,让长江流域禁捕退捕的重大决策部署入心入脑。
同时,该市充分发挥镇(街)级网格责任人、渔政协查员、环保志愿者、河湖卫士、河道保洁员等群体作用,入户上船、登门拜访,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解释和情绪安抚工作,引导渔民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形成了人人支持禁捕退捕、全社会共同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浓厚氛围。
“毕竟搞了一辈子鱼,心里还是很不舍。但这些年网箱越来越多,水质受到严重影响,再这么下去,子孙后代会没鱼吃。”今年57岁的退捕渔民李满进说,自己不仅主动上交了渔船渔具,还第一时间加入了资兴市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劝说周边的村民禁捕退捕,共同保护东江湖。
东江湖是湖南省的战略水源地,历年来资兴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东江湖。有了水资源保护工作基础,再通过全方位宣传,资兴的禁捕退捕工作得到了渔民们的广泛支持。该市对禁捕退捕区域划分、补偿政策、捕捞权证、渔船网具回收以及奖补资金拨付标准和程序作出了规范性要求,全面依法处置“船、证、网”。严格按照“一调查、二评议、三审核、四公开”的程序,直达渔民家中、船上,做到不遗一户、不漏一人、不落一船,查清渔民底数、渔船底数和渔网底数后,推进船网回收处置,确保应退尽退、不留隐患。
该市还实施了两轮网箱退水上岸集中攻坚行动,开展了清船、清网、清江、清库退捕禁捕“四清四无”专项行动,截止到2020年12月,东江湖42万余平方米养殖网箱全部退水上岸,641户兼业渔民全部退出捕捞,7.4万公斤网具、594艘捕捞渔船全部回收并公开处置。
渔船上岸拆解
亮出“组合拳” 应禁必禁
“资兴的天然水域面积广,河湖岸线长,给渔政管理带来不小的困难。虽然渔船上岸拆解、渔民转行,但还是有少数人受利益的驱动进行非法捕捞。”资兴市农业农村局渔政执法队队长黎剑辉说,如不拿出“硬招实招”做好后续管理,之前的努力很可能付之东流。
为此,资兴市建立健全了多部门、跨区域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在常态化监管上下功夫。统筹整合公安、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生态资源、交通及相关乡镇参与的执法力量,在重点区域、重要时段开展日常巡查、专项巡查、联合执法等禁捕退捕专项整治行动。建设了规范化的办公场所,维修维护好了执法船艇,还为东江湖流域的乡镇配备了专职执法车辆、无人机、执法记录仪、执法箱等执法装备。
除了联合执法,该市还建立了禁捕水域网格化管理体系。按照“全面覆盖、不留空白,边界清晰、便于管理”的原则,建立了县、镇、村“三级网格”管理体系,将东江湖16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划分成39个网格细化管理。每个网格配备网格责任人、渔政协查员,负责在禁捕水域开展日常巡查,对发现的“三无”船舶、违禁渔具、非法捕捞、违规垂钓等及时报告或处置,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上级网格单元或相关部门(单位)报告。
“我们还投入486万元,在郴州率先建成‘一张网、一张图、一平台’的智慧渔政系统,实现对禁捕水域的全天候实时监管,并以‘零容忍’态度打击非法捕捞。”资兴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赛红介绍说,通过重拳打击,查处的违规案件数逐年下降,典型“电毒炸”案发数目降到“零”。
退捕渔民技能培训
织牢“保障网” 应帮尽帮
“我们投资680万成立公司建设基地,政府提供了300万的免息贷款。有了政府的支持,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正在基地喂鱼的谢志林告诉记者。
44岁的谢志林在东江湖从事了近20年的网箱养鱼与大库捕捞。去年,东江湖实行禁捕退养后,他积极响应号召,带头在协议上签了字,告别了“打渔人”“养殖户”身份。“上岸”后的谢志林继续在鱼产业上做文章,牵头在库外的三都镇石拱村成立资兴市流水渔业有限责任公司,修建了39个的鱼池,变湖面养殖为岸上工厂化养殖。今年,他先后获评全省“最美农民工”、郴州创业典型。
在资兴,像谢志林这样转产就业的退捕渔民共有609人。为了解决渔民后顾之忧,资兴市全面落实了船网处置、渔民社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住房保障等政策,发放了退捕渔民补偿补贴资金1828.7万余元,落实退捕渔民社会养老保险政府补贴1923万元。
在广泛征求渔民的意愿和诉求后,资兴市全力开展“送政策、送培训、送岗位、送服务”活动,“量身定制”了退捕补偿、技术升级扶持、优先安排创业担保贷款、免费技术培训、提供就业岗位等帮扶政策“大礼包”。根据退捕渔民的实际需求,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班,免费举办特种车辆驾驶、育婴师、烹饪、电商、家政、生态种养等技能技术培训。同时,与园区企业搭建求职交流平台,开发适合渔民年龄、技能水平的就业岗位,组织有就业意愿的禁捕退捕渔民参加专场招聘会,实现培训与就业精准对接。
“针对有创业意愿的退捕渔民,我们还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并对符合相关条件的自主创业退捕渔民给予不超过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和一次性创业补贴。对零就业禁捕退捕渔民家庭实施重点援助,保持动态清零。”资兴市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左湘云介绍说。
截至目前,资兴市共向退捕渔民发放培训补贴5.2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60万元,实现了有就业意愿且有劳动能力的退捕渔民就业率、有培训意愿的退捕渔民参加培训率、退捕渔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和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到位率四个100%。所有渔民都得到了妥善安置,群众满意率达100%,实现了“零上访”“零投诉”的目标。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李李 黄欣
编辑:龙芳华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