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郭俪琪 李志敏 郴州报道
桂东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腹,全县总面积1500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人口21.23万。桂东是一类革命老区,是党的群众路线发祥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颁布地、工农红军长征首发地。
桂东也是首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县,自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不断探索营养餐供餐模式,经历了蛋奶午间加餐、中心学校食堂供餐、全面铺开食堂供餐等模式,学生、家长的认识也经历了从免费午餐到营养改善的转变。目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近11000人享受营养改善计划。自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以来,学生的营养补上了,体质健康水平提起来了。
可是在每所村校、教学点都建立食堂,并雇佣炊事员,不仅急剧增加了学校经济负担,且由于点多、线长、面广,也加剧了食品安全监管和后勤管理压力。那在部分位置偏远且学生数量少的乡村小学,学生营养餐有没有既安全又便捷、高效的运行方式呢?
今年秋季学期以来,桂东县沙田二完小就进行了改革。大湖小学和大坑小学是沙田二完小管辖的两所村校。这两所学校地处大山深处,最远的距离中心校11公里,近几年由于易地扶贫搬迁,曾经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大多移居至镇上或县城,每所学校仅剩下不到十个学生。学校决定采取送餐制度,中心校煮好饭菜后,派人用保温桶配送到村校。
可是,谁去送呢?从中心校去往村校的公交车一天只有两班,且时间对不上;聘请司机专程运送不仅需耗费较大财力,食品安全同样难以100%保证,跟改革初衷相悖。就在大家都为难的时候,一个声音说道“我去送!”,说话的是张轶彪老师,“我有车也方便,上了半天课也正好去走走。”
张老师说得云淡风轻,可他口中的“出去走走”并不是件简单的事。两所村校十余位老师和学生,张老师需要运送八餐桶满满当当的饭菜,走的又是弯曲泥泞的羊肠小道,运送这些食物,不仅要胆大,还得要心细。
11月4日,空中下着毛毛小雨,伴随汽车引擎发动的声音和满车的饭菜香,我们随同张轶彪老师踏上了送餐之路。
第一站来到的是大湖小学,这里只有一个老师和五个孩子。当张老师的车子进入校园的时候,孩子们都兴奋地出来看,有的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洗手了。张老师把饭菜摆放在打饭处的桌子上,孩子们便一个一个自觉排着队伍打饭打菜,然后围坐在食堂的圆桌上,静静地吃着饭。当问到他们今天的饭菜好不好吃时,他们非常一致地点头,大胆一点的孩子会说:“好吃呀,这个鸡肉好吃”“今天有我爱吃的西红柿蛋汤”“哇,牛肉……”村校的孩子一般都比较内向,但又出奇的懂事,这一周,因为何寒松老师请了病假,所以由校本部的陈清华老师代课。当问到陈老师孩子们的情况时,她表示她们都是很乖巧的孩子,每天认真完成作业,并没有因为更换老师而变得调皮。
第二站是更偏远的大坑小学。小雨淅淅沥沥下着,山雾朦胧,绿树环绕之间,隐约可看见红旗飘扬,那里坐落着一所小学。大坑小学校长郭伟杰是今年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每天,他都会到校门口迎接张老师,和张老师一起把餐桶提至学生食堂。在三楼的孩子们听到张老师熟悉的声音后,迈着轻快的步伐,很快就到了食堂。他们一个个端坐在座位上,在听到老师的指令之后,便有序地排好队,郭伟杰老师为他们一个个打好饭菜。“没吃饱可以继续打饭,没菜了可以添菜。”在孩子们眼里,郭伟杰既是严厉的老师,又是平易近人的大哥哥。等到孩子们吃得差不多了,张老师才开始收拾餐桶准备返回中心校,几个懂事的学生连忙帮着提餐桶,礼貌地对张老师说:“张老师,再见!您辛苦啦!”张老师笑着向他们挥手告别。郭伟杰表示:这种模式真好,我可以从繁杂的后勤事务中解放出来,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老师是个很容易获得满足感的职业,往往只是因为学生们的一句暖心的话。”在回去的路上,张老师这样告诉我们。
每天来回二十里地,张老师不曾抱怨过,他说这成了他每天期待的一件事,期待着为大湖小学和大坑小学的孩子们送上营养午餐,期待看见孩子们开心的样子。山路弯弯,谱写着张老师不辞辛劳的诗篇;风雨无阻,沿途的村落见证了他的行动轨迹。
到现在,沙田二完小的送餐制度已经实行半个学期了。这一做法,既有效整合了资源,减轻了学校经济负担、村校教师管理压力,让师资紧缺的村校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投入教育教学,又保证了村校学生和中心校学生同等享受营养实惠的营养餐,得到了师生一致点赞。
从2021年秋季学期起,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补助进行了提标,由原来每生每天补助4元,提高到5元。国家的好政策,通过无数满怀爱心的“张轶彪”老师在桂东的大山里落实,滋养着上万名农村孩子。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郭俪琪 李志敏
编辑:周蕾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