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9月17日讯(通讯员 邓圣良 邓和明)伴嫁歌是湖南省嘉禾县流传至今的传统民歌,民歌界有“北有兰花花,南有伴嫁歌”之美誉。嘉禾伴嫁歌是集诗、歌、舞于一体的婚嫁风俗音乐,是中国汉民族传统婚事礼仪活动最具代表性的风俗音乐,它的音乐旋律如同女性一样的温柔,美妙,使人百听不厌,如痴如醉。她的歌词动人心弦,催人泪下,还用音乐形式演唱长歌故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006年,嘉禾伴嫁歌被列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1年5月24日,嘉禾伴嫁歌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嘉禾县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西南,建县于1639年,面积696平方公里,人口44万,是湖南省地域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县份之一。嘉禾民歌品种繁多、内容丰富、保存完好,有伴嫁歌、情歌、儿歌、劳动歌、生活歌、仪式歌、花灯调、喜庆曲牌等,1993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民歌之乡”。
嘉禾伴嫁歌的由来
嘉禾民歌最具特色的就是伴嫁歌。嘉禾伴嫁歌是“乡土里长出来的奇葩”,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它发源于秦汉间,唐宋时,表现形式已日臻完美,明清之际则达鼎盛,一路传承,清末、民初延绵不绝。
传说楚怀王的孙子义帝熊心的女儿楚玉偶遇嘉禾逃婚女陈线云,在了解陈线云的不幸婚姻后,在其出嫁的前一天晚上,领着一群仙女从天而降,来到陈家。当晚,陈线云和公主楚玉一唱一和,连唱了数百首当地流传的“哭嫁歌”,其中有7首长歌,每首长达140多句,每句都是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和劝说父母不要干涉儿女婚姻自由的歌词。众仙女踏着节拍,边歌边舞,不时还与线云、公主相互对唱。直到天亮时分,楚玉才率众仙女踏着彩云而去。
从此,唱伴嫁歌、跳伴嫁舞的习俗在嘉禾沿袭至今,并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凡嫁女的人家,一般都要连唱两晚伴嫁歌。第一晚唱短歌,只唱耍歌,半夜即散,叫伴小嫁;第二晚上半夜唱“耍歌”,下半夜唱“长歌”,直唱到次日黎明见到曙光才散场,叫伴大嫁。
嘉禾伴嫁歌手抄本。
传统嘉禾伴嫁歌分布于嘉禾县全境,按其地理分布和地方方言不同,可分为河东、河西片。其中河西片的珠泉镇、晋屏镇的伴嫁歌曲带有很强的山歌、民谣、仪式歌风味;广发镇、坦坪镇的伴嫁歌则带有花灯调、渔鼓风味。河东片龙潭镇、行廊镇、普满乡、石桥镇带有小调、号子、舞龙曲调风味。艺术特色及风格上,河东较为粗放灵活,河西则显程式细腻。嘉禾伴嫁歌辐射周边地域桂阳、临武、新田、蓝山、宁远等五县市。 近年来,随着嘉禾10万青壮年南下广东、广西等地务工,嘉禾伴嫁歌传播到广东、广西等地,并逐步影响到当地市民的婚嫁习俗。
嘉禾伴嫁歌的特点
在浩如烟海的嘉禾民歌中,伴嫁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古朴动人的文化传承很是耐人寻味,引人入胜。
伴嫁歌,全由女性用嘉禾方言土话唱诉。旋律阴柔、凄美;曲调结构灵活多变,广用衬词、衬调。节奏比较丰富,除了强、弱的二拍节奏外、还有哀怨凄美的三拍子,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强、弱、次强、弱、弱”的五拍子,这种五拍子的歌很典型地展现了“阴性结束”的特点。调式上多采用“羽调式”。使整个伴嫁歌极具频繁的阴性终止韵味。嘉禾伴嫁歌有传统曲目1300余首,新创歌、舞曲目100余首,分安席歌、耍歌、射歌、长歌、舞歌、哭歌诸种,以短小、活泼的1000余首耍歌为主。演唱形式结构完整,有领唱、齐唱、对唱、说唱、现编现唱多种;当地方言杂以湘南官话为演唱语言,形成一曲演唱多首歌词、一首歌词可用多首曲调演唱、节拍多样、调式多变、音程大跳的特点。
嘉禾伴嫁歌极具代表性的曲目有《半升绿豆》《蛾眉豆》《十八满姑三岁郎》等,一首首传统伴嫁歌把封建婚姻制度及封建伦理中的父权、夫权、族权、神权给妇女婚姻生活造成的许多悲剧表现的淋漓尽致,满腔悲怨之情倾泻得如泣如诉。伴嫁哭嫁,不仅是离情别绪的自然倾泻,更多的是对封建婚姻制度。对封建伦理中的父权、夫权、族权、神权的抗争和控诉。歌声反映出来的情感极为复杂,有怨恨,有愤怒,有抗争,有疑虑、还有嘻闹打趣的欢乐吉庆。
近期收集整理出版的嘉禾伴嫁歌书籍。
近年来,嘉禾伴嫁歌与时俱进,在传统形式中能生动地融入现实生活,实现对本地婚俗、省外婚俗的移易。伴嫁歌是嘉禾劳动妇女创造的女性文学,是反映湘南妇女生产、生活、思维等方式和婚姻习俗的一面“镜子”,是培育和弘扬妇女孝亲敬老、自律笃行、敬业友善、团结互助、吃苦耐劳、奋发上进、争取权益等道德风范和思想情操的教科书,也是当今音乐界、影视剧界研究、利用、吸收、创作的范本。
嘉禾伴嫁歌的发展
嘉禾的先民们在长期的劳动中,用歌声倾诉了自己的情感,调节自己的情绪,几经锤炼和升华,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嘉禾民歌。嘉禾伴嫁歌是华夏民族婚姻嫁娶活动中人间情结最成熟,最古老,最完美,最为有特色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嘉禾伴嫁歌之哭嫁歌。
1949年前,嘉禾伴嫁歌处于自发创作、演出、传承状态。1951至2005年间,地方政府组织4次大规模收集、整理,杨荫浏、俆伯阳、白诚仁等国内众多音乐专家到嘉禾采风,嘉禾伴嫁歌被纪录在国家各种民歌集成和音乐典籍中,只要提及婚嫁风俗音乐时,都以嘉禾伴嫁歌为例子进行阐释。1956年,嘉禾县作出了抢救嘉禾民歌的规划方案。1978年,省文化厅在嘉禾举办全省民歌演唱会,命名该县城关镇为全省“民歌之乡”。同年,该县通过发动,搜集整理了当地3套民间文艺集成。2003年,嘉禾又以挖掘和提升神农文化为契机,在全县掀起了“写民歌,唱民歌”的热潮,举办了以民歌为主的全县首届文化艺术节。
伴嫁歌音乐元素曾被谭盾、王佑贵等知名作曲家广泛利用,被收入《中国民歌》《中国歌谣集成》50多首;曾被张也、吴碧霞、张燕等著名歌手搬上舞台、银屏演唱;电影《芙蓉镇》《山道弯弯》采用了嘉禾伴嫁歌旋律;湖南卫视、央视分别摄制了《嘉禾恋歌》《嘉禾伴嫁》《悠悠嘉禾伴嫁歌》等专题片中。出版的《中国歌谣集成》《中国民歌》《中国曲艺志》等书刊,均收入了大量的嘉禾民歌。2006年,伴嫁歌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保护代表性名录。2006年后,伴嫁歌“十三五”保护传承规划制定并实施,先后举办了六届嘉禾民歌艺术节,《嘉禾伴嫁歌》《嘉禾民歌》丛书出版发行。
嘉禾伴嫁歌的传承
“年青人对本乡本土的婚俗感到稀奇,但会唱伴嫁歌的不多。”湖南省首批“非遗”传承人李桃英说,在上个世纪70年代,老百姓都不敢唱伴嫁歌。尤其是在获茅盾文学奖的嘉禾籍作家古华成名小说《芙蓉镇》中,记叙了文革时期文艺工作者秦书田因编排伴嫁歌舞而受迫害的故事,从那时开始,伴嫁歌就断了一代传人。
“嘉禾民歌的‘春天’已经到来。”“嘉禾伴嫁歌在各种社会力量的关注下,一定会走向复兴。”2019年,在嘉禾县民歌发展研讨会上,许多专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
1978年,省文化厅在嘉禾举办全省民歌演唱会,命名该县城关镇为全省“民歌之乡”。同年,该县通过发动,搜集整理了当地3套民间文艺集成,先后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收集整理。2003年,嘉禾又以挖掘和提升神农文化为契机,在全县掀起了“写民歌,唱民歌”的热潮,举办了以民歌为主的全县首届文化艺术节。
即将上花轿,唱赞姐和送姐歌曲。
近年来,嘉禾县开展了诸多嘉禾伴嫁歌的传承保护活动,长期依托县文化馆培训教室开展伴嫁歌培训班,聘请到珠泉完小开展民歌进校园活动,在老年大学开展教唱嘉禾民歌活动等。目前全县50余个伴嫁歌队,2个传承基地,4个活态传承群体,7名省市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在县境内广泛传承、推广伴嫁歌,伴嫁融进新型婚礼仪式成为一种时尚,伴嫁歌的传承、利用、发展成为一道靓丽风景。
“我希望在有生之年通过不断地加强学习和对新人传教将伴嫁歌传承下去,让伴嫁歌这朵绚丽的奇葩开得更鲜艳。”已经70岁高龄的嘉禾伴嫁歌市级传承人李静珠,从3岁起在母亲和奶奶的身边开始学唱伴嫁歌并跟随她们进入伴嫁歌堂,7岁就能唱伴嫁歌数十首且能边唱边舞,她对于嘉禾伴嫁歌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同时也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嘉禾伴嫁歌传承好、发扬好。
(图片由嘉禾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邓圣良 邓和明
编辑:胡用梅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