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罗霄耸翠奏凯歌 ——桂东县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红网时刻7月2日讯 (通讯员 钟兆雄  郭建东  邝淼 )桂东县坚决贯彻落实省委“三高四新”和市委“一极六区”战略部署,全力建设“红色桂东、绿色桂东、开放桂东、幸福桂东”,社会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人们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十三五”期间,桂东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7.68亿元增长到46.16亿元,增长66.8%;人均GDP从11930元/人增至19217元/人,增长61%;地方财政收入由占全市的1%增至2%,五年时间翻了一番;银行存款余额由59.46亿元增长到85.67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41.54亿元增长到71.06亿元,增长了71.06%。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全县城镇化率由41.01%提高到44.7%。

2017年,桂东县实现整县脱贫摘帽,成为湖南省第一批脱贫摘帽的“国扶县”“片区县”。2020年,贫困发生率下降至零,群众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基础更加坚实。

一系列鲜活的数据,印证了桂东县委、县政府一心为民谋发展,脚踏实地抓落实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桂东经济正沿着正确航向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图片 6.png

第一军规广场。

红色引擎谋发展

在桂东第一军规广场上,来自各地的游客,有的在军规广场合影,有的站在《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纪念碑前,认真聆听着讲解,好是热闹。

桂东地处罗霄山脉腹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一类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有《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纪念馆、纪律文化中心、红六军团誓师西征纪念地、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旧址等27处。

近年来,桂东县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军规精神,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抓好红色教育、红色培训、红色旅游,发展红色旅游经济。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来桂东各红色景点观光旅游、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的游客突破了110万人次。”桂东县文旅广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桂东吸引游客的不仅仅是红色文化,还有这里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

桂东森林覆盖率达85%,居湖南之冠。县域负氧离子含量平均每立方厘米达4万个,瞬时最高值达每立方厘米15万个,是远近闻名的“天然氧吧、自然空调城”。

图片 5.png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桂东县沤江镇金洞村。

生态环境好、空气优良、负氧离子含量高,非常有利于“康氧旅游”和发展民宿。为此,桂东县突出发展“全域康氧”,出台相关措施,每年安排4000万元,支持康氧旅游、乡村旅游、精品民宿等产业发展,打造“养生天堂”“避暑胜地”“世界氧吧”,唱响“桂东山水氧天下”旅游品牌。同时,还制订精品民宿管理办法,成立旅游民宿协会,规范民宿行业管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截至目前,该县拥有民宿近600家,床位万余张,覆盖了全县12个乡镇(场)。

“6月中旬以来,长沙、郴州等地的游客开始预订房间,今天就有40余人入住。”6月22日,沤江镇金洞村一家民宿老板罗鹏介绍,扩大规模后,他拥有27间房,为了让来客住得舒心,吃得放心,玩得开心,他还参加县人社部门组织的厨艺培训。

桂东县依托特色资源,坚持文旅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康氧旅游高地。目前,该县发展精细农业,加速打造“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全县形成了以茶叶、中药材、黄桃、楠竹、蔬菜、优质稻为主的六大主导产业,生态产业与康氧旅游、精品民宿协同发展,桂东“绿色招牌”越擦越亮。

据了解,2021年一季度,桂东县GDP完成107983万元,同比增长10.5%;规模工业同比增长1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698元,同比增长12.0%;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750元,同比增长14.6%,桂东县经济发展形势持续向好,群众腰包真正鼓起来了。

青山碧水织锦绣

6月21日,桂东县集中开工项目9个,总投资13.3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81亿元。这些项目的集中开工建设,有效推动了该县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生态环境和康氧民宿提质升级。

桂东县紧紧抓牢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省道201、县人民医院内科综合大楼、桂东一中增容扩建、城区房地产开发等项目有序推进;寨前镇九年制学校、楠竹基地建设、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开工建设;遂桂新高速、通用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有效发挥了项目建设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为落实省委“三高四新”和市委打造“一极六区”战略部署,推动桂东绿色崛起、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图片 8.png

美丽新农村——桂东县普乐镇上进村。

夏日烈日炎炎,桂东凉风习习。行走在县城,干净整洁的街道,车水马龙,一派繁荣景象;漫步于乡村,满山绿色,空气清新,一条条水泥马路直通家家户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倾力保护好桂东的青山绿水,桂东县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达到绿起来与靓起来的双重效应。同时,桂东县全县上下积极开展“搞卫生、除垃圾、清杂物、防疫情”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县域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是全省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县。

通村通组道路干净了,农户庭院整洁了,群众舒心地笑了。“在乡、村两级的发动带领下,大家积极行动,把门前屋后收拾得干干净净,柴草堆不见了,鸡鸭圈养了,看上去舒服多了。”青山乡寨坪村村民郭中雄笑眯眯地说。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桂东做到县乡一体,严细到位,不留死角,全面防控。2021年,桂东县坚持“应接尽接、梯次推进、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疫苗接种原则,抓细抓牢常态化疫情防控,创新服务模式,按照“属地管理、就近接种”原则,设立了12个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覆盖了全县11个乡镇。截至目前,该县累计接种12.93万剂次,始终保持了“零”疫情,确保了全县上下平稳有序。

乡村振兴踏歌来

“乡村潜力无限,振兴大有可为。增强发展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三个意识’,提升产业发展能力、乡村治理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三个能力’,保持艰苦奋斗、勤奋务实、精准精细‘三个作风’,发扬向上的精神、攻坚克难的精神、三牛精神‘三种精神’,在乡村振兴这个大舞台上展现真本领,干出新业绩。”近日,县委书记伍志平寄语即将奔赴乡村振兴战场的工作队员们。

今年,桂东县深入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中打造湘赣边区域乡村振兴示范县。桂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村组农户,以“农家夜话”“农家访谈”“屋场会”等形式,把党的好政策好思想宣传到村民心中,了解民情民意、及时释疑解惑、帮助解决困难,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指导群众发展产业,有效激活农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图片 7.png

桂东县众意竹木生产车间。

桂东县实施“一村一品、一户一业”工程,全力打造“流源——寨前——马坊——金洞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带”和沤江镇青竹村、羊社村等14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大力实施产业扶持,激励广大农户积极参与产业发展。在大塘工业园内,众意竹木是一家以竹制品加工为主的生态企业,周边200余农户在这里务工,每年人均收入达30000余元。“在家门口就业,既能挣到一笔收入,又能关照到家里。”大塘镇东坡村村民方某高兴地说。

现在的生活幸福多了,在农村也可过着如同城里的生活。在沤江镇上东村的小广场上,一群妇女们正伴着悠闲的乐曲,跳着广场舞,小朋友们三五成群围在一起,快乐地嬉戏着。

走在东洛乡干净整洁的乡道上,一位身穿红马甲的中年妇女正躬身清扫着路边的垃圾。东洛乡上洞村支部书记黄正昌 告诉我们,她就是该村田心组的公益性岗位“村务员”,她肩负着该片区的生态护林、农村(河道)保洁、公路养护、交通劝导、安全生产监管职责。

“自从有了村务员,我们村的各条通道干净多了,野外用火的不见了,每逢赶墟日,他们还在各个路口开展交通文明劝导。”东洛乡下洞村村民李素球反映,现在我们农村大家都讲文明讲礼貌,遇到困难大家也能相互帮一把,文明乡风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

“目前,全县共聘用了1358名‘村务员’。他们是‘党委政府政策宣讲员’‘人民群众矛盾调解员’‘信访维稳情报信息员’,在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今年郴州市三次环境卫生暗访中桂东县均排名第一。

桂东县始终因地制宜突出优势谋发展,围绕生态优势、气候优势、红色优势、人文优势做文章,连续20年被评定为全省“平安县”,在省里民调中多年位居全省县市区前列,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成功列入“2020年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升级版)”,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电商扶贫优秀县;连续三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过往辉煌、未来可期,桂东县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阔步走上绿色崛起、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钟兆雄 郭建东 邝淼

编辑:张晓妮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2021/07/02/961886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