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志愿者联合会深入到文明瑶族乡楼江小学宣讲党史,湖南省劳动模范、汝城志愿者联合会会长朱硕杰宣讲革命故事和红色文化等。
红网时刻 通讯员 邓生祥 郴州报道
“志愿者本身就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由他们来讲党史,既接地气,又感动人。”近日,湖南省汝城县志愿者联合会不顾路途奔波,远道前往文明瑶族乡楼江村小学开展党史宣讲活动,受到了当地干群和青少年欢迎。
环境优美的青青校园,48名学生携手家长,在5位老师有序组织下,于宽敞平整的操坪里整齐列坐。伴着七个红色歌舞节目上演,阵阵掌声把现场渲染得欢快热烈。期间,53份装着书包和面包等礼物的爱心大礼包,一一分发到了师生手中。
红歌开路,宣讲登场。湖南省劳动模范、汝城县志愿者联合会会长朱硕杰健步站到了操坪前沿。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辅以手势比划,结合自身多年志愿经历,满怀深情讲述了“半条被子”“一张借据”等红色故事,同时也把袁隆平院士优秀事迹和自身劳模故事等内容,一点点灌输到孩子和家长们的心海里。
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楼江村小48名学生牵手家长,高度专注听党史宣讲。
“你们从小就要树立远大志向,传承好红色基因,努力学习,发愤图强,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尽管已是满头白发,朱硕杰讲起话来掷地有声,他的脱稿宣讲更接近演讲,满怀关爱的教诲和嘱托,让现场师生、志愿者和乡村干部近百人,听得极其专注,时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第一次听到本土劳模作宣讲,用红色故事和劳模事迹启发身边人,帮助青少年立德铸魂,这样的活动很贴切,很走心,教育效果很好。”一场激情四溢的宣讲下来,许多家长已是热泪盈眶,动情不已。
“原先,我们并不知道劳动模范是怎样的,不知道红军保家卫国有那么多的流血牺牲,也不知道粮食丰收经历了那么多艰辛历程。现在都懂了,真心感谢朱爷爷的精彩宣讲。”活动后,学生纷纷表示,除了要加倍努力学习外,还要懂得感恩,节约粮食,从小养成新时代文明好习惯,传承好艰苦朴素的革命优良传统。
湖南省劳动模范、汝城志愿者联合会会长朱硕杰,不顾严重的糖尿病和痛风病,坚持到一线讲党史。
责任就是动力。作为志愿联合会领头雁和宣讲率先示范人,今年64岁的朱硕杰,本身是一位严重的糖尿病和痛风病患者。退休后,他不顾病情,全心全意扑在了全县志愿事业上,长年累月牵头奔忙于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和走访慰问等爱心义举中,不懈不怠。病情严重时,哪怕脸上出现溃烂红斑现象,他仍然不舍得多休息一天。
这次志愿者讲党史,从五月份启动以来,朱硕杰已经到濠头乡、马桥镇和汝城芙蓉学校等地,带头示范讲了十多场。所到之处,无不深受欢迎,反响强烈。高密度的宣讲不仅让他身形疲惫,声音也严重嘶哑,但他依然乐此不疲,“传播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让广大干群和青少年不忘根本,既是新时代文明实践需要,也是志愿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何况我还是会长?”
汝城县志愿者联合会到汝城芙蓉学校宣讲党史,近200名学生聆听。
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身处“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汝城县广大志愿者主动出击,勇于作为,纷纷融入宣讲大方阵。在年前正式建立宣传传统文化健康宣讲团基础上,今年还特意成立了由志愿者、党史人员、退休教师、健康讲师等人员构成的20多人党史宣讲团,充分做好结合文章,常态化深入到城镇乡村和各中小学校,有计划进行党史宣讲。
在汝城县志愿者联合会办公区,一块块党史学习教育宣传专栏、一面面红色文化展示长廊入心入脑,一场场生动形象的红色讲解培训课,也不断浇培出能讲善讲的志愿宣讲员。朱硕杰表示,在全县4万多名志愿者中,至少要培养出1000名党史宣讲员,均衡分布到全县14个乡镇、217个村,做到村村寨寨到处有人讲、群众随时听。
迄今,通过“红色讲解”培训班,汝城有160名来自各行业的志愿者成为了党史、红史讲解员。他们深入一线,走到群众身边,开展了党史宣讲近500场次。汝城一方红色土地上,高高扬起的志愿红里,党史宣讲一浪高过一浪,声声入耳,“声”入人心。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邓生祥
编辑:胡用梅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