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条被子”雕像斜后方,刘春香打理着半个摊子。
只有“半个摊子”,什么操作?
刘春香是湖南汝城县文明瑶族乡良田村人,本乡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故事磁吸住游客,她也随“打卡”人流,到沙洲民俗广场摆地摊,上干菜、卖干货。
文明乡里更要讲文明,摊子不可以再散乱了。2020年9月初,沙洲民俗广场的摊位统一提质,走向标准化、有序化,并投标招租。刘春香没能成功竞标。
一个小摊子,牵系一家子。刘春香的丈夫打着零工,收入“一眼望得见底”。夫妻上养老下育两个女儿,小摊子是指望,是全家“新的经济增长点”。
摊位“正规军”当不上,“游击式地摊”又搁浅了,愁!
刘春香练摊总能聚拢人气,把小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一个能说会道、擅长经营的好角,最怕丢掉“出镜”舞台。
沙洲村民朱国旺中标了六号摊,他和妻子朱美香都乐意与刘春香共享一个摊子。双方各承担一半摊位费,互不乱价、互不抢客、互相照应,“有盐同咸、有钱同赚”。
当年,三位女红军能与沙洲乡亲共享一条被子;而今,沙洲村民怎么不能与同乡村民分享一个摊子呢?朱国旺爱画牡丹,既显露出自身的君子风度,又表现出沙洲人的淳朴厚度。
深受红军感染,沙洲村“岁月U盘”里,接续存储淳朴民风。绝大多数村民家,一天到晚除了睡觉,其它时段从来不关门,也从来没有丢过财物。村民干完农活,随手扔于山间地头的农具,哪怕过了十天半月去收捡,依旧原地未动。
淳朴风气中练摊,讲究价格适中,拒绝过度商业化,沙洲景区牢牢地守住了“摊位良心”。
同一款糍粑,有导游称别的景区卖5元一个,刘春香喊“10元三个”;一斤干辣椒需12斤鲜辣椒晒制,刘春香卖35元,“基本上只赚些手工钱”。一桩生意挣个两三块,刘春香亦笑呵呵地成交,卖个痛快卖个仁义,少赚一点,“自己少花一点就是”。
以厚道做生意,不时与惊喜撞个满怀。一次,一名北京游客一出手就买了600多元干菜,刘春香“高兴坏了”。
抬头可以见到“半条被子”,刘春香凭“半个摊子”撑起了半边天,享受一份完美的淳朴情怀,坚守一方完整的奋斗天地。
沙洲游客越来越密,摊位生意越来越火,当地政府正在规划大沙洲景区,刘春香深信,自己共享的红色旅游“红利”也会越来越多。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卢黎清 陈乘
编辑:胡用梅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