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战“疫”一线|李桂成:“ICU战场,我打前锋!”

2名重型新冠肺炎病人;24小时不离岗位;连续16天奋战在重症监护病房。他说:“我们是‘重症人’,坚守岗位,全力救治危重症病人,我们义不容辞!”

微信图片_20200220103349.jpg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三区病房是郴州市救治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的主战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三区主任李桂成一直坚守在防控工作一线,他把党员的初心写在重症病房里,他把医者的使命践行在一次次对危重病人的抢救中。

1月28日,接到收治危重患者的救治任务后,李桂成身先士卒,连夜开展工作,与吴娜护士长迅速完成收治病人准备工作,带领ICU全体人员逆行而上,投入到战“疫”工作中。

2月8日,资兴籍黄某因病情严重,加上患者高龄、基础疾病多,达到新冠肺炎重症标准,以疑似病例转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三区。之后几天,科室又收治重型新冠肺炎患者1名。这2名重症患者年龄大、普遍有基础疾病、状态较差,且病情变化特别快。其中一名还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等严重心肺疾病,呼吸功能已经严重受损,各种生命指征都让人怵目惊心。

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风险高、感染性强,艰巨的救治任务考验着李桂成和整个团队,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氧合指标、生化指标、液体平衡、动脉血气、心肌酶、出入液量……这些反映病人内环境平衡状态的各项指征每时每秒都在发生变化。

李桂成24小时不离岗,陪同三班倒的ICU医护人员坚守在病人床旁,时刻监护病人各项指征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采取急救措施。每次出现异常指标,他都要和曹媛媛、雷小保两位副主任医师以及呼吸科黄玉辉主任医师集体讨论、认真分析查找原因,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

经过多日的救治,一切诊疗工作步入轨道,每天上午,李桂成都要进入隔离病房,仔细询问每一位患者的症状和病情进展恢复情况,牢记护理记录单和心电监护仪的各项监测指标。他通过手机微信把患者的情况拍照传到工作群,和同事实时联系,共享患者的监测数据和状态,集体商讨治疗方案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判断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变化,需要获取咽拭子标本。李桂成主动担起具有高度暴露风险的咽拭子采集工作。

“棉签进去病人会有干呕反射,可能产生带病毒的高速气流飞沫,这可能会穿透防护导致感染。我是共产党员、科室主任,我打头阵。”李桂成说。

危险的情况确实发生过不少。

李桂成说,一次在给重症患者取样时,患者本能反应想呕吐,口中呼出的气体在他的防护面罩上形成雾气,伴着干咳还有不少唾液。

原本不到30秒能完成的采集,用了60秒。

“干呕是正常反应,说明咽拭子采样到位了。”对于这个高风险的采样工作,李桂成很淡然。

每天李桂成忙完工作脱下防护服,全身早已被汗水浸透,手因长时间罩在双层手套里已肿胀发白,而手脚腕踝处因出汗及隔离衣摩擦,形成片状湿疹、又痒又痛。

有危险,我先上。在李桂成看来,这是一名党员应有的担当,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作为主任,参加工作已有20多个年头了,遇到问题自己都不上,还怎么要求我的医生和护士上?”李桂成说,“这个战场,我必须打前锋!”

谈到感染的风险,李桂成说,“在疫情面前,每个医护人员都会有压力,都会对暴露、感染感到担忧,但我们有防护知识、有辨别能力、有严格的把控措施,没有人比我们更适合,也更有能力去救治病人。”

从新冠肺炎疫情抗击初始,他就把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放在了第一位。他深知,作为一名医生,作为一名重症监护病房的带头人,护佑重症病人生命,坚决完成疫情抗击战是他的使命与职责!

因为怕年迈的父母担心,一直没有告诉父母;高校当老师的爱人给他送来准备换洗的衣物时,他只是匆忙地说一句:“放心,我一定会注意安全”;弟弟给他送些可口的饭菜,他也没有时间细细品味亲情的味道。他心里装的是患者今天血氧怎么样了;患者明天复查CT会不会好转些;患者的体温又降了没有.....

逆行而上!李桂成和千万个医护人员一样坚守着初心和使命!

负重而行!李桂成和他的ICU战队为守护重症病人无私奋战!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刘振

编辑:龙芳华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2020/02/24/675687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