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吴蕾 黄敏琦 郴州报道
2月15日,施行气管插管。
2月20日,急救一位78岁、体重140斤的重症患者……驰援湖北黄冈10来天,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ICU二区副主任胡青从疫魔手中“抢”回两条人命。
换班间隙,脱下防护服、护目镜、面罩及手上的四层手套,胡青总是第一时间掏出手机,看着相册里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一诉衷肠:“真想你们。”
胡青的妻子李雨珊是一名普通的公职人员,家里两个孩子,大的2岁4个月,小的才6个月。2月初,中心医院决定组建医疗队增援黄冈,胡青瞒着家人偷偷报了名。
2月11日上午11点,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到组建医疗队驰援黄冈市的通知。接到医院通知时,胡青刚下夜班走在回家的路上,没有丝毫犹豫,便接下了这一使命,奔赴湖北黄冈,支援一线。
回到家,他忐忑地告知家人此事,李雨珊一脸淡定:“我就知道你会报名。”胡青妻子的话不是没缘由。自安徽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胡青就一直战斗在危重任务最前沿:“非典”“援疆”“援老区”……哪里有危险和困难,哪里就有他白衣逆行的身影。
2月11日,出征时刻。站在离别的车站,李雨珊没忍住眼泪,她抽泣着对胡青说:“家里有我在,你放心。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不仅要做,还要做到最好!”
科室同事为胡青(右)出征送行。
一同送行的人们都哭了,胡青没有。“这次抗击新冠疫情中危重病人救治是关键,于我而言,不过是战线前移,无论身在何地,作为一名急危重医学科医师,我必须坚守在岗位第一线!”胡青说道,“我会照顾好自己,也会照顾好病人!”
抵达黄冈没多久,胡青就遇到了紧急情况。一名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一度低至50,患者意识出现模糊,上了无创呼吸机未见明显改善。胡青立即决定为患者施行气管插管,可因为患者呛咳厉害未能成功。胡青当过11年麻醉医生,又从事重症医学13年,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他立马调整救治方案,加强镇静,加大高流量吸氧参数,慢慢地患者呼吸频率下降,血氧饱和度回升到94%。此时,胡青才放心地交班离开。
2月15日,胡青挺进大别山医疗中心的第一个班为重症患者气管插管。
几天后,又是一个夜班。胡青迎来了一位急需接受锁骨下静脉穿刺置换术的重症患者。在重重防护下施行这项操作,胡青也是第一次。他小心再小心,仔细再仔细,终于在战友的配合下,顺利完成操作,为患者下一步治疗打好了基础……
短短一周多的时间,黄冈及湖北各地屡屡传来捷报,全国各地去湖北驰援的医疗队一批又一批,疫情形势也已出现了积极变化。
“衣白褂,战黄冈,赤子切记平安归!”这是亲人的叮咛月寄望,在肆虐的病毒面前,我们同心协力,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赢得最后的胜利!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吴蕾 黄敏琦
编辑:龙芳华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