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郴州水利人|陈建国:“我的名字叫建国,为建设祖国出好力”

陈建国受父亲影响成为一名基层水利工。

  陈建国和村民给河道除草、清淤。

红网时刻通讯员 李卓林 刘娣 郴州报道

据统计,名叫“建国”的人有近百万;名叫“国庆”的人也有近50万。这些“建国”们不论在共和国何方,不论司职什么行业什么岗位,也不论年龄大小,他们都为自己的名字自豪,都为自己的祖国骄傲。

陈建国是桂阳县和平镇水管站站长。1963年10月1日,出生于流峰镇泗洲村。父亲是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第一届毕业生,也是一名老水利骨干。受父亲影响,陈建国1985年就通过招考成为一名乡镇水利员,199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如今,已在基层水利工作的岗位上奋斗34载,是一名有着26年党龄的老党员。

陈建国是家中老大,另有两个弟弟,分别取名“爱国”“卫国”,三个人凑在一起为“建设祖国、爱护祖国、保卫祖国”之意。陈建国说:“父母给了我一个响亮的名字,它与我的命运捆绑在一起。让我时刻记得,要为建设好祖国出力。”

80、90年代,大部分的水库外坡都是依靠泥土稳固,经常容易发生垮坡现象,尤其是防汛期间。有一次,桥市镇芙塘水库外坡出现漏水并伴有管涌的情况。如不及时处理,就有可能发生倒坝、垮坝的危险。为了保障当地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来不及等到天亮。深夜12点,陈建国就组织村支两委干部来到现场进行勘查, 发现一个直径大小约有5、6厘米的漏洞。

“必须及时把漏洞堵上!”就这样,用河沙和碎石堵上漏洞,再把清水从里面慢慢倒流出来。靠着一双手和一颗爱护群众的心,历时4个多小时,直至凌晨4点多钟,漏洞终于被堵上,险情得到解除。而此时,陈建国也终于长舒了一口气,要知道一旦发生倒坝,牺牲的第一批就是他们这些水利人。

3.jpg

陈建国经常下乡和村民一起聊家常。

陈建国常说:“水利水利,做好了就是利,做不好就是害。”基层水利事关民生福祉,春夏秋冬一刻都来不得半点马虎。汛期要做好防汛保安,及时观察雨情水情。“村民下雨都是往家赶,我们水利人下雨就戴着雨具往外走。”这是陈建国生活的真实写照。干旱季节要做好抗旱工作,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让干旱之年农民也能丰产丰收。到了秋冬,又要抓好水利项目建设,现场监督施工,确保工程项目按质按量完成。

4.jpg

陈建国年轻时候的照片。

70年弹指一挥间,70年风雨共相随。回顾新中国的发展与变化,陈建国有两点感触颇深。其一在工作上,以前农村都是山塘和水沟,50-70年代间,全县陆陆续续修建了200多座中小型水库。从最初的土渠到浆砌石渠道,再变成了如今的混凝土渠道,部分地方还发展成管道供水。水利建设的发展让水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

其二,在生活上。据陈建国描述,他1985年参加工作,第一次领到手的工资是32元,而现在的工资有3900多元。30多年间,工资增长了100多倍。要说新中国所发生的变化,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的名字叫建国。只要心中始终怀揣爱党敬业的初衷,无论在任何岗位都不会失去一名党员的光辉。我会继续前行,奋斗在祖国的基层水利工作道路上,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陈建国如是说。

(张琼)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李卓林 刘娣

编辑:朱丽萍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2019/09/30/608241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