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兴黄草六旬老人坚持竹编50余载 盼手艺后继有人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竹子有着重要的地位并在中华大地上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

竹编,就是其中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

2008年6月7日,竹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资兴黄草镇金水村,今年66岁的朱性龙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篾匠。他从9岁开始接触竹编技艺,50多年的编织生涯,让他成为了村民心中“工匠精神”的代言人。

簸箕、火笼、箩筐、果篮……朱性龙的家里,摆满了他的作品,这些在农村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物件,在朱性龙的巧妙编织下,不仅实用,也具观赏性。

记者采访时,朱性龙正在编织一套精美的果篮。从砍竹子到剖竹篾,他只用了一把铁刀。“第一道工序是剖篾,然后再做框架和编织,最后就是将整个果篮修边刨平整。”朱性龙一边捣鼓着手里的果篮,一边介绍编织的步骤。

平常家用大大小小的工具,朱性龙能够编出40多种花样来。“但凡你能讲得出样子我就能编出来。”他告诉记者。

“在我小时候,家里生活困难得连饭都吃不上,学习做竹编主要就想挣点钱,填饱肚子。”谈及接触竹编,朱性龙说,那个时候做一个火笼可以挣三块钱,他就拼了命一样的干活儿,经常做到半夜。第二天早上起来就去上学,一放学又开始做竹编,“反正生活都是以竹编为主的,竹编这件事永远都是摆在第一位。”

朱性龙告诉记者,自己在竹编上有着很好的天分,老师傅那些弯弯绕绕的手法,他看着看着就能够摸索出来。也是凭借着这项手艺,他在生活上有了依靠,“几个小孩子读大学和建房子的费用全都是靠我这门手艺”。

“竹编之美,在于它的每一处细节。”朱性龙经常因为追求细节,花费很长时间编织一个小物品。如一个小小的果篮,他可以花上一整天时间。他说,处理细节一定要严谨,有竹节的地方更要耐心处理,这样出来的成品才美观、好用,受人认可和喜欢。

在朱性龙家里的竹编物件中,很多都使用了几十年,这也是他的竹编的一大特色——经久耐用。一个普通的晾菜簸箕,朱性龙用了25年,还没出现过断篾和破边;一个小小的火笼,虽然经历过炭火的炙烤,但使用了40多年,服务了三代人,依旧精美如新;一对平常农家用的粪箕,经他的手艺加工,用上个四五年完全不成问题……

朱性龙的编织技艺得到了当地村民,乃至汝城、桂东等地老百姓的认可和赞赏,每天都有很多人找他定制竹编农具。但毕竟他的作品只在他生活的库区及周边流传,而人们也仅仅只是把这些精致的竹编作品定位为普通农具,并没有上升到竹编艺术的范畴。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朱性龙的竹编技艺,也即将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

“竹编本就是个手艺活儿,最讲究的就是耐心,是需要时间和心思来沉淀的。”朱性龙从竹编中,也感悟出了一些人生道理,“只要你自己热爱了、不排斥了,自然就会做得很好。”

朱性龙说,接触这项手艺已经50多年,也让他感悟到了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只有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才是自己心中想要的样子。“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科技工艺品越来越多,传统的手艺没有年轻人愿意来传承,但我不希望这份手艺就这样消失。”(今日郴州记者 胡勇镜)

来源:红网

作者:胡勇镜

编辑:唐哲宁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2018/11/19/80405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