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幌子掩盖下的骗局:老年人成主要受害者

1.png

红网时刻8月31日讯(通讯员 许文 李卓林)8月28日上午,在桂阳县印刷厂附近某足疗店内,一个所谓的“排毒足疗”正在进行,老人把脚放进足浴桶内,桶中的水渐渐由清澈变得漆黑如墨。

店员见大家露出诧异的眼神,立即趁热打铁说:“这就是五脏六腑中排出的毒素!”

旋即,人群出现骚动,围观的老人纷纷掏出钞票,参加店里的“养生排毒足疗按摩”。

其实,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养生”骗局。足疗店先在足浴桶内加入食盐,在老人身上和桶内分别连通正负电极触片,然后利用电解食盐水的化学反应,使盐水由清变黑,这“神奇”的效果在当地深受老人热捧。

从“宣传忽悠”到“宰客转移”,步步为营

近年来,打着理疗、保健招牌的销售团体,频繁出现在桂阳大街小巷。这些人的“龙套”非常简单,通常是一台面包车、一个喇叭以及数幅广告牌。其销售方式一般分4个阶段:

“宣传忽悠”:在忽悠前期,“忽悠团”宣传车穿梭于县城里的大小道路,放着喇叭宣传其产品的“神奇效应”,如此反复,等待时机成熟。

“设点招客”:老人们目光被吸引后,“忽悠团”便采取定点方式,找一个地理位置较好的地方开店设点,散发宣传单,开讲座、邀请所谓“专家”大肆宣传其产品。

“体验利诱”:“忽悠团”一般会对老人采取利诱手段,只要到场参加产品体验的人,都会免费领到鸡蛋、磁疗石、手链等用品,介绍别人到场参加产品宣传和体验活动也会得到奖励。

“宰客转移”:日子一天天过去,“忽悠团”的最终目的是卖产品。挑起老人的购买欲望后,“忽悠团”会打着“折上折”销售产品的幌子,将成本数百元一套的东西,翻上十几倍,以上万元价格卖给老人,等赚得钵满盆满之时,关店走人,换个地方,继续“忽悠”。

留守和退休老人成为最大受害者

22.jpg

  笔者了解到,如今大批年轻人在外务工,且安全防范意识不断提高,故而“忽悠团”瞄准“养生市场”,将矛头对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防范意识较为薄弱的老年人群体,留守和退休老人成为“忽悠团”的最大受害者。

  “他们的东西根本就没有什么效果。”家住北关社区的李老去年6月份在龙潭中路某电疗体验店,执意购买了价格高昂的电疗器械。等过了一段时间,发现电疗器械的作用与之前的宣传相差甚大。再找过去时,店主早已“逃之夭夭”。“我被骗了3万元,这些都是我的养老钱!”李老说。

随着理疗、电疗团体的出现,近来流行的“蜂胶销售”“老中医”也进入了桂阳。

家住龙潭中路的张先生经人介绍,认识一位“老中医”,专治各种疑难杂症。去到“老中医”的店里,总能遇见一群自称是广州人的患者,他们用夸张的语言感谢“老中医”的救命之恩,以此吸引老人上当受骗。

“老人家喜欢养生,防范意识又比较薄弱,给这些销售团体钻了空子。他们的产品不但价格虚高,而且没有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城里许多老人都上了当。”张先生表示,希望大家关爱家中老人,无论是从情感上还是健康上,要及时为他们做健康科普,避免他们成为骗子案板上的“鱼肉”。花了冤枉钱不说,最令人担忧的是不正规的器材和保健品的胡乱使用给老人带来的副作用,进而加重老人们的健康问题。

来源:红网

作者:许文 李卓林

编辑:龙芳华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2018/09/02/44990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