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8月15日讯 (通讯员 许文 李卓林)他十几岁自学书法,今年七十又五,算起来他的书法生涯已有整整六十个春秋。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桂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巨大变化、每个时代的脉动,都在他独具一格的书法作品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他就是桂阳书法家刘源泉。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物质贫乏,爱好书法的刘源泉想尽办法练字。没有纸,就用旧报纸练;没有笔,就用碳笔在墙上练。他还自告奋勇地去墙上、黑板报上写毛主席语录,以此获得练字的机会和条件。桂阳的大街小巷,都留下过他写的“美术字”。
刘源泉展示书法作品《春江花月夜》。
十八岁师范毕业后,他成为一名语文教师,在红卫完小(今蓉峰完小)教小学。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他会在狭小的宿舍里,认真研习欧阳询、柳宗元等书法大家的字帖,经常因练习入迷而忘记吃饭。他爱好古典诗词,经常书写《春江花月夜》《更漏子·柳丝长》等作品。在那个时代许多人眼中,这些都是靡靡之音,但他并不在乎这些评论,他坚信先辈们留下的经典作品总有一天会重放光芒。
改革开放后,文艺创作迎来新的春天,书法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书法从文人书斋走向了社会大舞台,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习练书法的条件也比过去好了很多。
刘源泉翻阅《道德经》字帖。
“改革开放后,我们经济发展了,纸啊、笔啊、字帖啊,这些都不是问题了,对我们练习书法的人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刘源泉回忆道,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思想不再禁锢,书法领域百花齐放,不再局限于过去的‘美术字’。”
八十年代初,随着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一系列书法大展大赛雨后春笋般涌现,刘源泉终于找到了展现自身书法才华的舞台。他更加认真地学习,努力挖掘传统文化宝库,热情创作。又经过十年潜心磨砺,从九十年代开始,厚积薄发的刘源泉终于迎来个人艺术创作的高峰,他的作品屡获国家、国际级大奖,作品出展香港、新加坡、巴西等地区和国家。
刘源泉家中悬挂的书画作品。
成名之后的刘源泉并没有沉迷于物质享受之中,他更加醉心于创作和公益事业,多次把自己作品的拍卖所得捐献给希望工程。他还在业余时间带徒授课,把书法教授给桂阳的年轻人,让他们牢记这门经典的传统艺术。
“现在的书法人才断层很厉害,很多孩子整天捧着手机、玩着电脑,就是不喜欢写字,不愿意学习。”说起书法人才的培养,刘源泉眼中满是担忧,“我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学习书法,并把它传承下去。”
刘源泉手抄十九大报告。
退休后的刘源泉仍然发挥着余热和专长,在他的一撇一捺里书写对祖国的深情热爱,以及对下一代的希望寄托。他曾手抄巨幅书法长卷《十九大报告》和《唐诗三百首》,其中后者的创作历时一年。对于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来说,这是一项异常艰巨的工程。
“每天早上六点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进书房,开始写字。20多米的长卷中,不能有一个多余的墨点,否则就要重写……”提起当时创作的场景,刘源泉的爱人周水萍心疼的说道,“我很骄傲,因为他很有恒心和毅力,决定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
创作前认真准备,创作时耗尽心血的刘源泉,在2016年获得了“中国长城文化奖”,他书写的作品《终南望余雪》被铭刻在八达岭新长城上,面向长城景区中外游客永久开放展示。
刘源泉书法作品《终南望余雪》。
对于获奖,刘源泉这样说道:“我觉得,在新时代,书法的意义就是创造出优质的精神产品,充分发挥它的审美和教育功能,这门古老的艺术才能焕发时代的光彩,得到人民的喜爱。”
来源:红网
作者:许文 李卓林
编辑:欧群军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