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汝城县文明瑶族乡五一村,贫困残疾人朱战亮一家在郴州市民政局牵头的扶贫工作队精心帮扶下,依靠勤劳的双手,去年就脱了贫。
7月中旬,记者在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黎明带领下,沿着新修的水泥路,来到朱战亮家走访。
白墙青瓦、窗明几净,朱漆大门上贴着一副鲜红的对联“心想事成好运连,吉祥如意福星至”。这就是朱战亮的家。
“欢迎你们,大家快坐下喝杯茶!”朱战亮坐着轮椅一直在堂屋等候。
“朱老哥你好好休养,有什么困难尽管告诉我们,一定为你想办法。” 黎明说。
“感谢你们,没有你们的帮助,我这顶‘贫困帽’摘不了。”
说起“贫困帽”的来历,朱战亮神情黯然。以前,因为搞运输,他家日子过得红火,但2008年发生的一场车祸,造成他下半身瘫痪,不但花光了家里多年的积蓄,而且欠下一屁股债。当时,大儿子读大学,小儿子上高中,刚建的新居没钱装修,一家人挤在60多平方米的破瓦房里。
车祸后,曾经的铁汉子朱战亮站不起来了,整日躺在床上郁郁寡欢。就在朱战亮对生活绝望时,2015年春天,扶贫工作队进了村。工作队队员们先来看望慰问他,带来一部价值7000多元的电动轮椅,并鼓励他走出阴暗的房间,看看久别的阳光。
朱战亮坐着电动轮椅来到镇上,宽阔的马路、挺拔的高楼、热闹的集市,令他震惊不已:“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扶贫工作队帮他维修瓦房、硬化进出的便道,还为他家量身定制了一揽子脱贫计划:将夫妻俩列入兜底扶贫对象,免费提供鸡苗养殖土鸡,种植玉米、小辣椒。
现在,朱战亮夫妻俩每月可以领取低保、残疾人生活补贴及护理费等700多元。“党的政策这么好,没有理由自暴自弃,自己虽然干不了重体力活,但可以在家门口的旱塘里养些家禽呀。” 朱战亮说,“去年养了200只土鸡,成活了170多只,感觉生活有了希望。”
5个月后,小鸡长成了两三公斤重的大鸡,朱战亮却发愁了:鸡、蛋怎么卖出去?
扶贫工作队知道后,马上帮朱战亮联系镇上、城里的一些餐馆,很快打开销路。朱战亮笑了,这是他瘫痪后用自己的双手赚取的第一笔收入。
“现在,朱战亮整个人开朗多了,时常坐着电动轮椅给客户送鸡、蛋,采购饲料。”妻子刘海香告诉记者,她也能腾出手来,种几亩玉米、小辣椒,家里又多了一笔收入。
告别朱战亮时,他凝望着通向山外的水泥路说,自己有一个愿望:今后继续养鸡、种玉米和小辣椒,等攒够了钱就把“新居”装修好,让在外的孩子回来有个温馨的家。(白培生 颜石敦 姚铮铮 曹航)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白培生 颜石敦 姚铮铮 曹航
编辑:龙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