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陈伟 郴州报道
“滴!滴!滴!”桂东县星火集团机房内,专业检测设备的红色高危漏洞格外显眼。桂东县委网信办专项指导组技术人员紧盯屏幕,指尖飞速操作,3处可能被黑客利用的高危漏洞被精准锁定。
“弱口令、未打补丁的系统就像没锁的房门,一旦失守,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指导组负责人当场下达评估报告,语气凝重。
这场紧张的“实战检测”,正是桂东县以全市网络安全攻防演练为契机,开展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拉网式排查专项行动的缩影。以“实战化标准”查漏补缺,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直击风险:民生要害领域成防护“主战场”
“攻防演练中高频出现的攻击路径,就是我们此次排查的‘靶向标尺’。”专项行动启动之初,指导组就明确了“实战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的核心原则。
县政务服务平台、供水供电供气等核心民生单位,以及金融机构、重点企业、中小学等8大类关键领域被列为“重点防护区”,排查范围覆盖物理机房、业务系统、数据存储等全链条防护环节,不留任何死角。
“这些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单一节点失效就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指导组技术人员陈亮举例说明,若供水系统调度平台被入侵,可能导致全城停水;政务服务APP存在漏洞,群众个人信息安全将无从保障。为此,指导组围绕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设备配置、数据加密等6项核心内容,展开“地毯式”核查,确保防护体系无懈可击。

技术人员陈亮在检测网络设备。
三维排查:技术“火眼金睛”揪出“隐形漏洞”
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另一番“攻防较量”同样激烈。技术人员操作专业工具对政务APP进行渗透测试,屏幕上不断刷新的漏洞提示让人揪心。
此次排查创新采用“现场核查+技术检测+座谈交流”三维模式:既要实地查看机房环境是否达标、服务器运行是否稳定等物理安全隐患,又要通过模拟黑客攻击的漏洞扫描,还原攻击路径;同时,还与各单位安全负责人深度座谈,从管理流程中寻找安全漏洞。
“有单位竟然将管理员密码设为‘123456’,还有系统长达半年未更新安全补丁!”排查中发现的典型问题,让指导组工作人员捏了一把汗。这些看似“低级”的疏漏,恰恰是攻防演练中攻击队最常用的突破点。
此外,部分单位还存在安全日志留存不规范、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差等问题。针对每一处隐患,指导组当场“开方抓药”,明确整改时限与责任人,提供定制化技术方案,并建立台账跟踪销号,确保“发现即整改、整改必彻底”。
长效筑防:动态清零机制守护长久安全
“这次排查绝不是‘一阵风’,而是要构建常态化防护体系。”桂东县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专项行动只是开端,后续将以此次排查为基础,建立网络安全业务指导与隐患动态清零机制。通过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组织技能培训,重点强化弱口令防控、钓鱼攻击识别等实操能力,推动网络安全意识“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让网络安全防护理念深入人心。
截至目前,专项行动已完成对34家重点单位的首轮全面指导,累计整改安全隐患47处,其中12处高危漏洞全部实现“清零”。随着防护机制的不断完善,桂东正以更坚实的网络安全屏障,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陈伟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