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构建郴州“水立方”之节水篇:节水润福城 点滴见初心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胡用梅 通讯员 蔡晓蓉 欧名侃 郴州报道

近期,湖南省汝城县龙虎洞灌区的成功实践,被列为全国农业节水增效制度体系建设十大典型案例、珠江流域节水实践十佳典型案例。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发展之要。对于“林中之城”郴州而言,虽然坐拥绿水青山,却同样面临季节性缺水、分布不均的困扰。打破粗放用水的惯性,拧紧每一个“水龙头”,成为郴州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郴州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为主题,统筹推进“四水联动”“八水共治”,系统构建“郴州水立方”模式,贯彻落实“节水优先”治水方针,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节水之路。

改革活水,浇灌希望田野

汝城县龙虎洞灌区始建于1958年,也是支撑汝城县农业发展的“命脉工程”。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0.56万亩,覆盖5个乡镇89个行政村。过去,面临渠系老化、用水粗放等长期难题。

图片4.png

水稻控水控肥大田试验。

如何让“老灌区”焕发出节水增效的“新活力”?灌区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抓手,系统构建“数字赋能、水权激活、市场驱动”的节水新机制,走出一条具有南方山丘区城市特色的节水增效之路。

精准配水,用水权“一镇一证”。灌区突破传统粗放用水模式,创新构建以乡镇为主体的水权分配体系。以1480万m³农业取水许可总量为基准,统筹考虑作物结构、土壤墒情与需水定额,推行“以亩定水为基础、以效定水为补充”的分配模式,将用水权精准分配至5个乡镇,实现“一镇一量、一镇一证”,从制度上拧紧了“水龙头”。

市场活水,节水真正“可变现”。为激活水权市场,灌区建立“政府回购+节水奖励”机制,对乡镇节余水权实行阶梯式回购,有效激励节水行为。更在此基础上,依托中国水权交易平台,与城溪电站完成湖南省首例农工水权交易,年交易水量300万m³,形成“节水—交易—收益—再节水”的良性循环,让节水从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

智慧管水,灌溉迈进“数字时代”。灌区统筹9910万元国债资金,建成覆盖全域的“数字孪生灌区”,布设雨墒情、水情、工情等6类383处监测设施,实现对从水源到田间的全过程感知与智能调控。通过推广水稻控水控肥、辣椒水肥一体化等本地化灌溉模式,中稻亩均净灌溉用水量稳定控制在190m³以内,灌溉水利用系数从0.55提升至0.60,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质的飞跃。

图片5.png

龙虎洞灌区新增自动化控制闸门。

系统治理,构建节水新格局

郴州的节水实践,不仅在田间地头,也在城市街巷。

在汝城县,智慧水务系统让城市节水管理更智能。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系统实时监测全县供水管网,精准定位漏损点。

“过去查漏全靠人工,效率低;现在系统自动报警,维修响应时间缩短了70%。”汝城县水利局负责人介绍,该县自来水管网漏损率从2015年的35%降至如今稳定控制在3%以内,不仅位列全省第一,在全国供水领域亦位居前列。

微信图片_20251103150804.jpg

汝城县智慧水务系统。

在工业领域,郴州市积极推进节水型园区和企业建设。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公司每年减少取水量500多万吨;湖南有色郴州氟化学公司创新“一水多用”,利用东江湖冷水进行梯级循环,年节电900万度。青岛啤酒(郴州)有限公司则将节水工艺纳入工业旅游观光点,首创企业节水绩效评价制度,跻身全省首批“水效领跑者”工业企业;临武县工业园区建成省级节水型园区。

高校也不甘落后。郴州技师学院创新推行“合同节水管理”,引入专业公司进行节水改造,年节水率超20%。这一模式不仅入选“全国合同节水典型案例”,在师生心中播下了节水的种子。

制度活水,滋养节水文化

郴州节水工作的扎实成效,得益于日益健全的制度保障与持续浓厚的社会氛围。全市坚决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将用水总量、用水效率等关键指标全面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层层压实“党政同责、部门协同”主体责任,构建起全链条节水管理格局。

在激发节水内生动力方面,郴州持续探索市场化路径,不断深化水权改革。一方面,积极推进区域用水权交易,宜章县、临武县成功达成莽山水库用水权交易协议,推动全市水权交易总规模突破千万立方米,实现了水资源在区域间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创新实施合同节水管理模式,累计签约项目11单,形成年节水规模超百万立方米的有效机制。这些实践逐步构建起“谁节水谁受益、谁保护谁得利”的市场化激励格局,为全市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注入了持续活力。

同时,持续加大节水设施建设投入,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推进供水管网改扩建,安装智能水表,非常规水利用量位居全省前列。

在郴州,节水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文化自觉。郴州水世界、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教育基地成为“湖南省节水教育基地”;节水标语点亮城市地标;“六进”宣传活动开展5000余场次……节水理念如涓涓细流,渗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微信图片_20251103150810.jpg

郴州水世界。

目前,郴州已成功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核,成为全省首批“水效领跑者”城市,建成县级以上节水型载体576个(次),9个县市区建成“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数据也见证郴州的节水成效:2024年,全市用水总量严格控制在19.58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超四分之一,多项节水指标领跑全省。

从龙虎洞的“改革活水”到汝城县城的“智慧堵漏”,从工厂车间的“循环用水”到校园里的“合同节水”,郴州用系统思维编织出一张全域节水网。也用自己的智慧和坚持表明,节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每个环节实实在在努力。

如今,站在新的起点,郴州正朝着2030年建成长江中游地区节水标杆城市的目标迈进。

当节水成为一座城市的习惯,绿色发展就有了更坚实的基础。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胡用梅 蔡晓蓉 欧名侃

编辑:龙芳华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55/95/1540288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序厅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