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文雯 郴州报道
清晨,自贸区郴州片区、高新区内,企业员工李女士熟练地将车驶入崭新规划的车位。“以前最头疼的就是早上找车位,稍微来晚一点,就得在楼下兜好几个圈,有时甚至耽误工作。”她边走边感慨,“现在几分钟就停好车,走5分钟就到工位。”
这份舒心变化,源于园区“强配套、优环境、提形象”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的扎实推进。
过去,园区创新创业产业园内停车位供给严重不足,人员密集的企业周边更是“一位难求”,员工抢车位、车辆占用消防通道的情况频发,既影响办公又暗藏安全隐患。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园区联动郴州市产业发展集团旗下子公司资产公司,启动停车设施扩建工程,通过科学规划、错峰施工,新增车位376个,有效纾解“停车难、秩序乱”的问题。此次改造还惠及周边多个住宅区,增设近300个车位,实现了资源区域共享。

自贸区郴州片区、高新区创新创业产业园内新规划的停车位。摄影 张凯
午后,阳光透过金黄的梧桐叶,洒下斑驳光影,李女士正与同事沿滨湖路散步,神情惬意。“这儿风景好,又安静,我们下班都会来这里走走,给自己‘充充电’,放松一下。”她笑着介绍,“天气好的时候,不少人还会专程从市区赶来拍照打卡,都成网红打卡点了。”
这条“网红路”只是园区绿意蔓延的一角。随着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郴州大道、林邑大道、青年大道等主干道陆续开展景观升级,形成了一路一景、各具特色的绿色廊道。
这一变化,亦离不开园区的主动靠前服务。此前,宏毅新材料等企业通过“一件事一次办”两员服务平台反映,“公司周边绿化偏少,缺乏生机”,园区相关部门立即将绿化纳入诉求清单,通过勘察、选苗、补种,在企业周边和公共空间开展“补绿增彩”行动。
如今,漫步在园区里,企业门口多了繁茂的树木,街角转身就能遇见摇曳的花草。更让李女士感到惊喜的是,园区正在告别“钢筋水泥”的单调印象,逐步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进园”。“上次有客户来考察,还称赞园区像一个公园。从‘盼绿化’到‘享绿化’,感觉园区和我们更近了。”

滨湖路秋日景色。摄影 张凯
夜幕降临,园区主干道的路灯渐次点亮,盏盏灯火如织,汇成一条温暖的“灯河”,为晚归的人们照亮了回家的归途。“以前加班走这段路,黑漆漆地总觉得不安全。现在路灯修好了,心里也踏实多了。”李女士的这份安心,来自园区对照明设施的全面升级。
今年3月,农夫机电急函反映东河西路(郴州大道至三一重能段)路灯长期处于故障状态,夜间照明完全缺失,且该路段为园区主干道之一,夜间车流量较大,沿线企业员工夜间加班频繁,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园区综合服务中心接诉后迅速行动,协调相关部门赶赴现场,排查路灯远程控制系统,查明故障原因,随即联动开发建设局等部门连夜抢修,全力推进“复明”工程。经过紧张施工,昔日漆黑的道路重现光明,千里湖山等重要路段的照明均同步完善。

园区航拍。摄影 张凯
从停车有位、漫步有景,到夜行有光,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正悄然重塑园区的肌理与气质。这正是一种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让园区从单一追求产业集聚的“功能区”,逐渐向“宜居、宜业、宜创”的现代化产业新城加速蝶变。
以城兴产,以产促城。自贸区郴州片区、高新区正以实实在在的建设成效,书写着产城融合发展的新篇章,一座“近者悦、远者来”的活力新城正加速崛起。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文雯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