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至名归!!!
财信金控2025湖南省足球联赛
第三轮最佳进球评选结果刚刚公布
头名归属郴州球员杨俊源!
他的一脚重炮破门
收获超过50%的投票!
球场边的“旁听生”
欧阳常海 摄
北湖公园旁的足球场,是我童年最熟悉的背景音。爸爸总说那片草地藏着他的青春 —— 他和一群老伙计组了支业余球队,每个周末的午后,球鞋摩擦草坪的声响、进球后的呐喊声,会顺着风飘进我家阳台。我常扒着栏杆看他们训练,看爸爸在禁区里争顶,摔倒了又笑着爬起来,球衣后背的汗渍像幅地图。
那时爸爸从没提过让我踢球,只说 “喜欢什么就去试”。妈妈给我报了不少兴趣班:尤克里里班的琴弦被我摸得发亮,指尖拨弄间,《小星星》《茉莉花》这类小曲已经能弹得流畅悦耳。围棋课上,我跟着老师推演棋路,后来在兴趣班的定级赛里,还凭着一股韧劲拿下了 “小棋王” 的称号。就连一开始怕累的街舞班,练熟了动作后,跟着节奏卡点、甩头摆臂时,都能引来旁观家长的掌声。
可现在回头想,这些做得还算像样的尝试,心里却总缺了点 “放不下” 的感觉 —— 弹尤克里里时,耳朵会悄悄捕捉窗外是否有球鞋擦草坪的声响。赢了围棋比赛,也会琢磨 “这会儿球场该有人在踢球了吧”。街舞跳得再带劲,也会忍不住想 “要是脚下踩的是足球场的草地,会不会更自在”。原来那些日子里,我不是在随便尝试,只是在等足球慢慢朝我走来。
被 “抓” 进球场的夏天
二年级的那个周末,改变了一切。爸爸球队的郭伯伯和郭妈在公园碰到我们的时候说:“俊源,队里缺个小球童,来帮忙捡球呗?”我蹦着答应了,却没料到这是爸爸的“圈套”。训练间隙,郭伯伯把球塞到我脚下:“试试传给伯伯?”我踢偏了三次,爸爸却在一旁喊:“脚腕再锁紧点!”
那天结束后,爸爸蹲下来帮我擦汗:“要不试试?不想练咱就停。” 可当我真正站在盛和俱乐部的训练场上,跟着教练做脚内侧传球时,突然觉得比弹尤克里里顺手多了——皮球撞在脚背上的闷响,像在跟我打招呼。九完小的放学路上,从此多了个背着足球的小身影。
杭州的汗水与星光
二年级暑假的杭州特训,是我第一次离开郴州。三十多度的高温里,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床绕操场跑圈,球衣能拧出半盆汗。有天练射门练到腿软,我坐在场边抹眼泪,想着北湖的空调房和妈妈做的糖醋排骨。外籍教练走过来,指着远处的群山说:“能把球踢过山顶的人,都得先熬过这些苦。”
晚上和小伙伴挤在宿舍,我们互相贴膏药、揉小腿,还偷偷用教练的手机看爸爸发来的比赛视频。他在微信里说:“你郭伯伯他们赢球了,都等着你回来当主力呢!”那天夜里,我把爸爸的话记在小本子上,暗下决心要踢得更准些。一个月后回到郴州,我在公园球场给爸爸表演射门,球擦着门柱进网时,他笑得比赢了比赛还开心。
球衣上的成长印记
小学五年,我的足球鞋换了四双,球衣上印满了不同的比赛名称。2018 年去长沙参加湖南省精英选拔,第一次面对全省的高手,我紧张得连赛前热身都顺拐了。教练拍着我肩膀说:“就当是在北湖公园踢野球,眼里只有球就行。”那场比赛我助攻了一个球,下场时发现爸爸站在看台上,手里举着写着我名字的纸牌,比我还激动。
中国足协青训营的日子至今难忘。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将聚在一起,每天要打比赛,晚上还要复盘战术。别的球队的队友总能精准预判传球路线,我偷偷观察他的跑位,记在训练日记里。回到郴州后,我把学到的 “空间意识”教给盛和的小伙伴,爸爸看了训练后说:“我儿子现在比我懂球。”
2020年去恒大足校选拔那天,我特意穿了郴州盛和的白色球衣。虽然最后没能入选,但教练说的“你有不错的射门感觉”,让我兴奋了一整路。返程的汽车上,我看着窗外掠过的田野,想起二年级那个被爸爸“抓”去捡球的下午——原来热爱从不是突然降临,是爸爸藏在尊重背后的引导,是杭州球场的汗水,是每次比赛后队友递来的矿泉水,一点点浇出来的。
北湖的风还在吹
现在每次代表郴州比赛,跑在熟悉的球场上,总能在看台上找到爸爸和他的老伙计们。他们举着“俊源加油”的牌子,呐喊声混着北湖的风,成了我最踏实的底气。有人问我为什么爱足球,我想大概是因为:这是爸爸热爱的运动,是我在北湖长大的印记,是从二年级到现在,从未后悔过的选择。
风又吹过球场,像小时候那样。我知道,我的足球故事,还在继续。
来源:融北湖
作者:杨俊源
编辑:沈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