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秋意浓情暖桑榆,人间重晚晴正浓。为营造关心关爱老年人、共建共享老年友好型社会的浓厚氛围,红网时刻与郴州市民政局联合开设“郴心银晖”专栏,以笔墨光影礼赞“银发人生”。
这里有“银龄榜样”的璀璨星光,走近全国敬老爱老典型,聆听他们的温情故事,见证岁月沉淀的榜样力量;这里有“法治护老”的坚实屏障,剖析典型案例,守护最美夕阳红的合法权益;这里有“社区共融”的创新实践,探秘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幸福密码,记录城市与长者双向奔赴的动人图景。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胡用梅 通讯员 盛晓光 郴州报道
在郴州市中医医院那间萦绕着淡淡药香的诊室里,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张园周正微微俯身,指尖轻巧地将一枚王不留行籽贴在一位老人的耳廓上。她声音柔和:“李奶奶,睡前多按按这里,能睡得更香。”这温情的一幕,是她日常工作的生动缩影。
这位默默守护老年人健康的“暖心天使”,拥有一双化平凡为神奇的巧手——几粒小小的耳豆,一道温热的刮板,经她之手,便成为打开睡眠之门的“钥匙”。十余年来,从医院诊室到偏远山村,她的脚步从未停歇,用仁心仁术让“夕阳红”焕发出更加温暖、安详的光彩。
创新破局,专解“老年失眠”难题
“很多老人长期依赖安眠药,我们能不能用中医方法帮他们找回自然睡眠?”这个朴素的愿望,成为张园周深耕老年失眠治疗的初心。
她系统钻研虎符铜砭刮痧、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等中医适宜技术,融汇现代医学理念,针对老年失眠的不同证型,总结出一套安全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方案。

2024年,在她的积极推动下,“郴州市失眠中医特色疗法技术研发中心”正式成立。这是全市首个专注老年睡眠健康的专业平台,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在这里,每位老人都会得到“一人一方一案”的精准护理——对心肾不交型患者,她用耳穴压豆配合引火归元方足浴;对肝郁化火型患者,则采用刮痧疏肝结合薰衣草精油芳香疗法。
三年来,这套特色疗法已让3000多名老年患者重拾安眠,有效率达85%以上。一位曾长期依赖安眠药的退休教师感慨:“张主任的耳穴疗法让我找回了自然睡眠,现在每天能睡6个小时,整个人都精神了。”
步履不停,八年坚守传递医者大爱
张园周的仁心不仅绽放在诊室,更盛开在城乡的每个角落。连续八年,她坚持参与“重阳敬老义诊”活动,足迹遍布郴州50多个社区、乡村和养老机构。

在宜章县的偏远山村,她遇到了一位因严重关节炎卧床多年的老人。张园周不仅用温通膏药为老人缓解疼痛,还手把手教家属简易按摩手法。临别时,老人紧紧握着她的手说:“你就像我的亲闺女一样。”这样的温情时刻,在她的义诊路上已成常态。
作为湖南省急救医学研究所金牌讲师,她还把健康知识带到基层。在“橘井中医讲堂”上,她用生动易懂的语言讲解养生知识,带领老人们练习“经络拍打操”“耳穴保健操”。她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老人们都说:“张医生讲得明白,做得简单,我们一学就会。”
匠心传承,细微之处见真情
在病房里,张园周对老年患者的关怀无微不至。她会用“大白话”耐心解释病情,细心观察老人的情绪变化,甚至会记得每位老人喜欢喝的药茶温度。她常说:“技术很重要,但对老人的尊重和理解同样重要。”

这种匠心精神也延续到她对年轻医护人员的培养上。她利用休息时间组织敬老服务培训,悉心传授与老人沟通的技巧和照护要点。在她的影响下,全院形成了浓厚的尊老爱老氛围,她所在的科室更成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亮丽窗口。
此外,她还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医院设立老年就医绿色通道,简化取药流程,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
张园周的付出赢得了广泛认可。作为郴州市第六届党代表,她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在中医药科普领域,她屡获市级大赛奖项;她还是郴州市D类高层次人才。
然而,对她而言,最大的荣誉始终是老人们的认可和笑容。展望未来,她表示将继续深耕中医护理领域,拓展特色疗法应用,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胡用梅 盛晓光
编辑:龙芳华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