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县作为湖南省郴州市的一个重要生态功能区,近年来通过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筑牢生态屏障
桂东县地处罗霄山脉腹地,生态资源丰富,拥有大量森林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为保护生态环境,桂东县人民政府笃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逐“绿”而行,深入推进“法治护绿”活动,奋力谱写守护绿水青山的桂东答卷,助推桂东绿色崛起高质量发展。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将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纳入封禁保护范围,面积达119万亩,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64.5%。通过实施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等措施,桂东县有效保护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筑牢了生态屏障。

严守环境质量底线,提升环境质量
桂东县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为指引,制定了严格的环境质量底线,重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通过实施“五禁”措施(禁伐、禁荒、禁火、禁猎、禁牧),桂东县有效减少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同时,桂东县还加强了对污染企业的整治,关停了7家化工企业和1家烟花爆竹企业,关闭了2家煤矿、12家非煤矿山、47家冶炼企业和159家小砖窑。这些措施使得桂东县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优良率、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一。

设定资源利用上线,推动绿色转型
桂东县在资源利用方面设定了明确的上限,严格控制资源开发强度。通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桂东县引导企业采用绿色生产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例如,桂东县桥头乡通过发展茶叶、粽叶等特色产业,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这种模式不仅保护了土地资源,还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落实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规范项目审批
桂东县严格执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对新上项目进行严格审查。所有工程项目必须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的要求,否则不予审批。这一措施有效杜绝了高污染、高耗能项目的落地,为桂东县的绿色发展提供了保障。
成效与启示
桂东县通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其成功经验表明,科学划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明确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桂东县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推动了绿色经济的发展。
桂东县的案例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只有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
(作者系郴州市生态环境局桂东分局)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郭亚飞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