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网时刻新闻10月27日郴州讯(通讯员 陈峰 张南)近日,资兴市八面山瑶族乡食堂内,资兴市发改局工作人员在午餐时间扫码支付后自助打好饭菜快速落座。八面山瑶族乡纪委书记欧阳恒感慨:“推行‘零接待’后,上级来我们乡都是自己支付餐费,我们少了接待负担,灾后重建效率更高了。”
这正是资兴市以监督促改革、以新风惠基层的缩影,尤其在“格美”台风灾后重建关键期,“零接待”成为各项工作提速的“隐形助力”。
作为郴州全域公务“零接待”改革践行者,资兴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首责,将其作为整治形式主义、防范廉政风险的关键抓手。2024年6月起,资兴市纪委监委牵头,联合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财政、审计等部门组建专班,建立“制度+技术+监督”三位一体改革框架。从市委市政府食堂试点,到63家党政机关食堂、49家定点餐饮机构纳入“一卡通”,再到覆盖微信、支付宝支付,每一步都有监督护航。资兴市纪委监委深化“纪巡财审”联动,组建5个监督小组深入全市各部门单位及乡镇街道食堂开展5轮次专项督查,比对财务与食堂消费数据,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58个,实现“舌尖上的监督”全覆盖。
监督推动改革见效,灾情大考更显担当。2024年“格美”台风后,资兴市多地受灾严重,各级工作组密集进驻。“零接待”优势凸显:下沉干部直奔受灾现场核灾、救灾,饭点就近扫码用餐,平均每餐耗时仅15分钟。“以前对接接待要半天,现在省下来的时间能多解决几个实际问题。”黄草镇党政办主任测算,灾后该镇接待开支同比大幅下降,灾后重建项目快速推进,40余户避险搬迁群众较预定计划提前10天搬入集中安置点。
公务“零接待”全面启动后,资兴市公务接待费用较往年同期同比下降75%。基层干部日常也有深刻变化,各级领导干部灾后重建、项目攻坚中“轻装上阵”成常态。现如今,“公函接待”的刻板印象被“扫码用餐、务实调研”取代,滁口镇高湾村党支部书记黄华山说:“上级干部来村里自付餐费、和我们一起吃饭,这样的作风我们信得过!”这源于资兴市纪委监委“违规接待严查、变形走样纠治”的立场。灾后重建期间,该市组建专项监督组实时巡查,通报多起典型问题形成震慑,确保重建资金用在实处。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紧盯‘零接待’隐形变异问题,让扫码用餐成习惯。”资兴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赵海滨表示。从食堂扫码到救灾一线高效运转,从日常减负到灾后担当,资兴正以监督精度提升改革效度,用一餐饭的变革书写基层减负与廉政建设新篇章。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陈峰 张南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