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桂东县:高效治理 让清单更“清”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周俊文  郴州报道

近日,中央编办调研指导组在桂东县调研时,高度肯定了当地乡镇履职事项清单编制工作,认为其“自下而上、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实践,展现了基层干部过硬的政治担当与专业素养,为全省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桂东样本”。

近年来,桂东县深入贯彻上级关于明晰乡镇权责的部署,创新工作方法,破解基层权责模糊、交叉扯皮难题,将清单编制从“上级要求”切实转化为“治理实效”。

清单编制被桂东县视为厘清基层权责的“一号工程”。县委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全县11个乡镇,现场排查履职堵点,协调解决障碍;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一线指挥,既当“指挥员”又做“战斗员”。强有力的领导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使清单编制过程成为检验干部能力的“试金石”,最终实现了“按时完成、质量超前”的目标。

三项保障,筑牢编制“硬根基”

“没有坚实的保障,清单编制容易走偏走样。”桂东县编办负责人道出了关键。为此,桂东县从三个维度构建保障体系。

在组织保障上,建立高频调度机制,县委常委会成员分片包联乡镇,常态化下沉一线指导;在业务指导上,组建由编办、司法、民政等多部门骨干构成的工作专班,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调研指导,下发工作提示、梳理政策问答、汇编典型案例,统一编制标准。同时,还结合当地实际,梳理出“茶产业服务”“客家文化传承”等特色事项41项,避免了“上下一般粗”,与上级清单重复叠加。

在攻坚机制上,县级专班与乡镇联合办公,找准“职责交叉”“边界模糊”等难点,创新采用“归口梳理—交叉互审—集中会诊”工作法,乡镇内部推行“1名班子成员牵头+1个业务部门主抓+N名干部参与”的矩阵模式,编制效率提升40%。

三链协同,让清单“好用管用”

“清单不能只是‘纸上文字’,必须让基层干部看得懂、用得上。”桂东县在编制过程中运用“先后、总分、闭环”三大逻辑链条,让清单真正成为基层工作的“说明书”。

以自然灾害防范为例,清单将其细化为“事前宣传预警——事中转移安置——事后恢复重建”三阶段,明确了每个环节的责任主体,让基层干部清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党的建设事项则被分解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意识形态等6大板块,再细化为具体事项,实现了“总纲引领、分项落实”,避免了责任“碎片化”。

针对信访工作,构建起“受理登记——调查核实——办理反馈——销号归档”的全流程体系,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三维对比,把好质量“关口”

对面县乡权责边界不清这个基层治理的老难题,桂东建立起独特的“横向、纵向、示范”三轮比对机制。首先是横向比对,组织应急管理、农业农村等59个县直部门与乡镇集中办公,通过投屏打样、逐项研讨,化解“部门要权、乡镇怕责”的矛盾。其次是纵向比对,组织业务骨干开展多轮研讨,精准界定“乡镇主责、部门协同”事项,杜绝“责任甩锅”。最后是示范比对,以清泉镇初稿为模板,引导各乡镇因地制宜完善清单。

清泉镇、桥头乡突出茶叶、粽叶产业服务及客家文化传承,沤江镇、东洛乡聚焦文旅康养及民宿发展规范,沙田镇总结“军规红”农文旅项目融合经验,让清单既保持共性规范,又彰显个性特色。

三上三下,凝聚治理“合力”

“清单编制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真正符合基层需求。”桂东县创新推行“三上三下”意见征集机制,让清单汇聚各方智慧。

第一轮征求部门意见,乡镇党委书记主动上门沟通答疑。

第二轮听取基层声音,收集“避免重复报表”“简化考核流程”等建议。

第三轮通过集中协商、专家论证,对难点事项反复推敲。

这个过程不仅完善了清单内容,更凝聚了治理共识。

“我县已高效完成11个乡镇履职事项清单编制,清单涵盖22大类内容,取消报表、示范创建等形式主义事项23项,部门协同效率提高50%,基层干部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干事创业。”桂东县委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将持续优化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推动清单与绩效考核深度融合,让“小清单”释放基层治理“大效能”,为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桂东经验”。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周俊文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54/51/1536037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