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5月28日郴州讯(通讯员 邓国军 曾星新)近日,宜章法院联合郴州市生态环境局宜章分局、属地政府等部门,对莽山某酒店环境污染禁止令履行情况开展实地回访。经核查,该酒店已全面停止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并完成环保设施整改,景区周边群众及从业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显著提升。
回访现场。
快速裁定阻污 染8小时筑牢“防护网”
2024年12月,宜章法院接到郴州市生态环境局宜章分局申请,反映莽山某酒店长期违规排放未处理废水,破坏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宜章法院受理该案后,当即联合环保、林业等部门现场勘查,确认该酒店违法事实后,作出裁定及禁止令,责令酒店立即停止排污行为,整个过程仅用八小时。该案是郴州市首例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禁止令案件,通过诉前保全措施将生态治理关口前移,有效避免了生态环境损害扩大。
多方联动促整改 司法执法共护绿水青山
案件办理过程中,宜章法院创新“行政执法+司法审判+社会监督”模式,邀请环保部门、属地政府及村民代表全程参与核查与整改监督,形成生态保护合力。
回访期间,酒店负责人向联合工作组展示了新安装的废水处理设施和检测记录,承诺严格履行环保责任。“禁止令不是终点,而是生态司法保护的起点。”宜章法院综合审判庭庭长邓国军介绍,法院通过定期回访、暗访确保整改实效,并同步开展环保普法宣传,提升景区从业者生态意识。目前,莽山五指峰景区周边已形成“源头防控—快速响应—长效监督”的环保治理体系,为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筑牢司法屏障。
下一步,宜章法院将持续深化生态环境禁止令机制,依托莽山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基地,织密“预防—惩治—修复”全链条司法保护网,以更高效能守护辖区生物多样性,为2025年郴州旅游发展大会营造优质生态环境。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邓国军 曾星新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