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汝城县卢阳镇:智慧农业新图景

红网时刻新闻4月21日郴州讯(通讯员 何丹霞)眼下天气渐暖,春耕正当时。走进汝城县卢阳镇予乐村的一处早稻种植基地,驾驶员操纵着插秧机,开足马力在平整的水田中来回穿梭,一名工作人员在后面协助起秧、分秧、补秧,伴随着“卡兹卡兹”的机械声,一排排嫩绿的秧苗被精准地插入田间。

微信图片_2025-04-21_082824_270.jpg

“以前10个人要忙活20多天,现在两人操作一台插秧机,3天不要就完成了。”予乐村“新农人”朱孝波难掩惊喜,他今年承包的120亩农田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由育秧中心统一育秧、插秧,较传统人工效率提升近10倍,且株距、深浅控制更加均匀、精准,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他弯腰拨开一丛秧苗展示道,“这样均匀的分布,不仅通风透光好,后期管理也方便,预计亩产可比人工插秧提高20%。”

微信图片_2025-04-21_082819_570.jpg

从育秧、整地到插秧、收割,犁田机、旋耕机、插秧机、无人机、收割机等现代化农机具的应用,实现了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在斗山村现代化育秧基地,记者看到,宽敞明亮的温室大棚内,采用基质育秧新技术培育的秧苗郁郁葱葱。“与传统苗床土相比,基质育秧不仅出苗整齐健壮,出苗率也从原来的85%提升到91%,秧苗素质明显提高。”基地负责人曾新文介绍。

微信图片_2025-04-21_082813_416.jpg

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汝城县卢阳镇农技站还免费为种植户提供检测技术服务。“我们定期开展农药残留、胶体金等专业检测,从源头把好质量关。”农技站负责人表示。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行走在汝城县的田间地头,智慧春耕场景已成为常态,农技人员、科技特派员的驻点指导让良种良法直通地头,新农机农具的推广使用让农业发展提质增效,粮食生产也正从“靠天吃饭”向“靠技增收”转变,智慧农业的新图景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何丹霞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48/65/1488968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