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胡用梅 郴州报道
精致的村舍、平整的道路、丰收的田野......走进苏仙区栖凤渡镇瓦灶村,风景秀丽、产业兴旺、乡村和美与村民幸福的生活相映生辉。谁曾想,几年前的瓦灶村道路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收入主要靠传统农业种植......
瓦灶村的改变,离不开一支队伍——苏仙区驻栖凤渡镇瓦灶村工作队。2022年3月,一支由郴州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派出的乡村振兴工作队进驻瓦灶村,和村委一道努力,不仅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还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提升村容村貌、传承红色文化等措施,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党建引领:凝聚人心谋发展
刚开始,有些村民对这支“外来队伍”并不买账,觉得他们只是来“走走过场”的。但工作队没有气馁,常常在田间地头和村民们一起劳作,一边帮忙干农活,一边了解村里的产业发展情况。几个月下来,工作队的成员皮肤晒得黝黑,脚上也磨出了几个大水泡,但他们从没喊过一声苦。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开始对他们刮目相看。
工作队和村委一道组织召开工作部署会。
“要想富,先要有个好支部。”这是乡村振兴工作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们深知,只有把党支部建强,才能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于是,从抓党建入手,工作队积极探索“屋场党建”模式,把党小组建在屋场上,创新“三亮三带三卡”的“333”工作法,让党员们亮身份、亮承诺、亮积分,带头学政策、干实事、比服务,通过党员连心卡、意见收集卡、任务交办卡,密切联系群众,及时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
“工作队来了之后,我们村的党员们变得积极了很多。”瓦灶村的老党员李志平感慨地说。在工作队的带领下,党员们主动参与到村里的各项工作中,无论是人居环境整治,还是产业发展,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就像一颗颗星星,照亮了瓦灶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为了进一步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工作队还推动“崇德向善积分银行”试点工作。他们以户为单位,围绕社会公德、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等方面对村民的言行举止、好人好事开展评分,并进行详细记载,凭积分兑换等值物品。这一举措,让村民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大家你追我赶,争着做好事、挣积分,村里的风气也越来越好了。
产业兴旺:小鱼粉撬动大发展
瓦灶村虽然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但一直以来,村民们只是靠传统农业种植维持生计,收入微薄。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要想让村民富起来,必须发展特色产业”。
经过多方调研和考察:瓦灶村的鱼粉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的鱼粉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深受消费者喜爱。于是,工作队决定以鱼粉产业为抓手,发展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科技、文化、商业、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说干就干,工作队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推动村企合作。他们与湖南凤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增收。鼓励村民种植水稻、生姜、辣椒等农作物,养殖鱼类,为鱼粉产业提供原材料。同时,还积极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提升鱼粉的品质和产量。
“以前我们种的生姜、辣椒只能自己吃,剩下的都烂在地里。现在好了,工作队帮我们联系了公司,我们种的生姜、辣椒都能卖个好价钱,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番呢!”村民李华莉高兴地说。
瓦灶村的鱼粉产业蓬勃发展,2023年,瓦灶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85.6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万元。小小的鱼粉,不仅撬动了瓦灶村的大发展,也成为了村民们的“致富密码”。
环境整治:打造美丽新乡村
“环境好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才能提高,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我们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工作队带领村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拆除杂屋危房,完成绿化提质,新建通组公路,改善了村容村貌。
“以前我们村到处都是乱搭乱建的房子,垃圾遍地,环境很差。现在好了,在工作队的带领下,我们村变得越来越美了,就像一个大花园。”村民李志军自豪地说。
为了进一步提升全村的居住环境,工作队计划继续完成全村所有组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让瓦灶村的每一个角落都变得干净整洁、美丽宜居。
文化传承:唤醒乡村记忆
瓦灶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曾是红军长征的重要通道,留下了许多红色遗迹和革命故事。红色文化是瓦灶村的宝贵财富,必须好好传承和保护。工作队积极推动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修缮了李佑如、邓壹故居、红军医院等历史建筑,唤醒了村民的文化记忆。
修缮后的李佑如故居。
“工作队来了之后,我们村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了。他们不仅帮我们修缮了老房子,还组织我们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让我们这些老人也感受到了新时代的活力。”瓦灶村的老党员李志平笑着说。
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成为了瓦灶村乡村振兴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以党建引领凝聚人心,以产业发展带动增收,以环境整治美化乡村,以文化传承唤醒记忆,瓦灶村从一个贫困落后的村庄变成了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之路还很长,我们会继续努力,带领村民们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苏仙区驻栖凤渡镇瓦灶村工作队队长田国清坚定地说。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胡用梅
编辑:何晓露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