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郭建东 扶青 郴州报道
“花豆、白扁豆、红薯片等农副产品,客户需要什么,我就卖什么,村民要卖什么,我就帮他们卖什么!”桂东县大塘镇中和社区的方晓,现代农村电商代表,做强自身、扶助村民,走出了一条农副产品销售新路,带领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助力家人办网店
方晓,地地道道的桂东人。年少时南下广东在电子厂务工,学技术,积经验。2006年,她又与家人奔赴苏州办起“永联结电子厂”,自己当老板,生产手机配件,年产值达几百万元。管好厂子的同时,她不忘利用身边的人脉,为家乡的土特产“代言”。
“老家就在桂东县大塘墟,公公婆婆及姑姐做本地农副产品生意几十年了,一直限于线下收购、销售。”说起在网络上开设淘宝店,方晓侃侃而谈。她说,那时候在苏州办厂,逢年过节,总会从家乡带些土特产回到厂里,客户、朋友吃了都说桂东的特产真好!这,也点燃了她在网上销售家乡农副产品的念头。
“那时,我只是把产品照片挂到网上,网友下了单,我就叫家人发货。”方晓滔滔不绝地介绍,“白扁豆、花豆、红薯片卖得很好,订单不断。”
“桂东生态得天独厚,孕育出了绿色健康食品,吃起来放心,方老板做销售保质又诚信。”长期在方晓手上拿货的福建客户十分信任方晓。
在苏州10年,方晓不仅把厂子管理得井井有条,家乡的土特产也销售得红火。
返乡创业助增收
2018年,为方便照顾年老的双方父母,方晓把苏州电子厂交给爱人管理,自己带着小孩子回到了家乡——桂东县大塘镇。
即回家乡,生意依旧。方晓的淘宝店越发火热,在大塘周边小有名气。
“我家有鸡蛋,要不?”“我这有些冬笋。”“我摘了些鱼腥草。”洞口村的扶大娘,中和社区的郭招弟……全溪的冷水米、东坡的花豆、船塘的红薯面……家乡的“宝贝”从各个乡镇、每一位乡亲手中汇聚到方晓的电商平台。
方晓正在核对发货清单,确保准确投送。
“只要有人送来农副产品,我就帮他们卖出去。”方晓信誓旦旦。通过参加县里、镇里组织的各类培训,前往郴州、长沙现场学习,方晓掌握了“电商技能”,把销售家乡土特产搬到了“拼多多”“抖音”“惠农网”等平台。
回到家乡7年来,方晓成了“邮政大客户”,销售的产品涵盖鱼腥草、车前草、杜仲等中药材,白扁豆、苦菜干、玉兰片等特色农副产品,黄糍粑、花豆、玲珑茶等桂东特产,主要销往浙江、江苏、福建等地。
“我是土生土长的桂东人,在熟悉的山岭中摘些中药材,每月能卖1000多元。”70多岁的孤寡老人扶大娘满脸笑容。
“仅我们中和社区卖的白扁豆,每年就有70-80万元的销售额。”方晓通过线上线下销售自家收购农副产品的同时,尽己所能,帮助村民销售土特产,带动大家劳动增收。
学有所成再发展
“2020年,参加桂东县电商扶贫黄桃节网销大赛,拿了个‘优秀奖’。”方晓深深地吸了口气,通过这样的比赛,拓宽了自己的思路,看到了市场的需求,更看到了同行的优势。
“提升自我,不能等。”方晓报名参加了“桂东电大”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大专学历进修,于2022年1月学成毕业。
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拓宽了视野,方晓决心扩大规模,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我们社区的花豆品质好,白扁豆在市场上销售得好,建议组织村民规模种植。”方晓向中和社区支部书记方鹏建议。同时,方晓还提供魔芋种,在寨前镇白竹村、普乐镇上进村开展连片种植,与种植农户签订订单协议,保底收购,稳定货源。
线下,以客带客,线上,网友们不断下单。桂东的农副产品通过方晓的电商平台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远销马来西亚。
方晓,桂东县带头致富女能人,巾帼不让须眉,敢作敢为,用自己的成功引领村民蹚出更宽广的致富道路。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郭建东 扶青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