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兴“农民企业家”胡最保:26年公益路 累计捐助400多万元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廖英武 段辉雄 雷宛桦  郴州报道

生于1963年6月的胡最保是资兴玺融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他热心公益,从1998年开始至今26年时间,他先后在助困、助残、助学、决战脱贫攻坚等方面累计慈善捐款达400多万元,资助困难学生80余人,安排就业人数近5000人左右。先后荣获“中国世纪风采人物”、第四届“湖南慈善奖”之“最具爱心捐赠个人”“郴州市十大民营企业家”“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优秀政协委员”“扶贫助学、尊师重教楷模”“最美扶贫人”“新时代郴州榜样·最美慈善人”“资兴好人”等荣誉称号。

右二为胡最保。

抗洪救灾18年前后赈灾中的坚定身影

胡最保出生于邵阳市隆回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因为家境贫寒,他15岁便毅然选择外出打工挣钱,在工地上做“小工”,下砖、挑沙灰、拎泥桶,什么都干,虽然吃过很多苦,也受过很多冷眼和委屈,但是在他快撑不下去的时候得到了社会上爱心人士的关心帮助。于是他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等以后有钱了一定要好好回馈社会,多多帮助别人。多年后,他积累了大量经验,带领的施工队不断发展,队伍也由最初的10多人,发展到了100多人。随后,他组建了资兴玺融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他懂经营、善管理,公司规模越做越大,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从此他也开始了他长达26年的公益之路。

2006年7月15日,我市遭受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受洪灾的影响,当时,滁口中学、滁口中心完小损毁严重,到处是一片狼藉,洪水冲到了教学楼的二楼,好几栋教学楼的墙体都被冲垮了。为确保9月1日按期开学,在这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大的情况下,胡最保主动请缨,迅速组织施工团队,火速赶赴滁口镇救灾。在接下来的1个多月时间里,他与施工团队一道清除淤泥、搬运石块和修建墙体等,不辞辛劳,日夜坚守在工地。通过40余天的鏖战,确保了滁口中学、滁口中心完小共800余名学生正常开学。同时,他还慷慨解囊,捐资4万多元和大量物资,支助受灾学校和当地群众重建家园。

时间来到2024年7月27日,距离2006年7.15洪灾刚好18年的时间,由于3号台风“格美”的登陆,资兴市出现了比7.15洪灾更严重的灾情,大部分乡镇被洪水肆虐,损失惨重。灾情发生后,胡最保紧急调派了三台大型挖掘机,到滁口、白廊、汤溪等乡镇受灾区域持续开展道路抢通、路障清除、淤泥清理等救援工作。他还带领员工先后向受灾较重的乡镇及村组,捐赠了大米、食用油、面条、矿泉水等基本生活物资,并捐款4万元,总计价值14.5万余元,用于灾后重建工作。

捐资助学 点亮贫困学生的读书之光

胡最保与贫困学子结缘,正是在2006年他承建受灾的滁口中学、中心完小工程的那一年。在那里 ,他看到了很多因家庭贫困读不起书不得不辍学的孩子,这深深的刺痛了他的心。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他迈向了捐资助学的爱心之旅。

2017年8月15日,州门司镇春牛村贫困户樊柏林家中,正在为大学学费发愁的一家四口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脸,樊柏林一家“人穷志不穷”,二女儿刚刚考上大学,大女儿也正备考研究生,可是家里底子薄弱,培养两个大学生压力实在太大,高额的学费使这个经济困难的家庭难以承担,胡最保知道后,立即送来了慰问金并资助在学期间的全部学费5.3万余元,圆了这位寒门子弟的“大学梦”。

市立中学高二优秀学生小何,因家庭变故,生活困难。胡最保了解这一情况后,承担了小何从高二到大学毕业的学费和生活费共12万元,其中6万元早已转入资兴市教育基金会的账户。滁口镇大江村女孩小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是聋哑痴呆人,胡最保2012年开始资助其读书,共资助4.2万元让其完成义务教育。此外,胡最保还每年给资兴市教育基金会捐款10万元,给滁口、清江、东江街道等乡镇教育基金会各捐款2万元以上。

像这样捐资助学献爱心的事,胡最保不知做过多少,截至目前,胡最保共资助贫困学生80余人,资助金额达200万元。

扶弱帮困托起困难群众的生活希望

“饮水当思源,致富勿忘本”,这是胡最保一直信奉的人生信条。尽管少小离家,但他对家乡隆回县却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隆回县地处偏远山村,是国家级贫困县,交通极为不便,想起当年在家挑担摔跤的情景,至今身上还留有疤痕,胡最保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一定要帮家乡人民把路修好,以便乡亲们能够安全出行。3年时间,胡最保先后投资172万元,修了多条硬化公路,从修毛路到硬化,每一步都凝结着他的心血,为家乡的脱贫攻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一说起他,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

除了修路,村里的困难户、五保户更是胡最保所牵挂的,除了资助他们的日常生活开销外,逢年过节还要给他们送去慰问金。从1998年开始,胡最保每年年底都要回老家看望慰问村里的老人,给全村10多个70岁以上的老人各送去600元慰问金和礼品,为此,他被评为“隆回县第三届十大孝亲敬老之星”。滁口镇高山村也是他心中时常牵挂的地方,从2006年开始,他每年都会到该村的贫困户、五保户家去嘘寒问暖,送去慰问金和生活必需品。截至目前,胡最保慰问困难群众的金额达30万余元。

“扶贫扶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本着这个理念,自2007年以来,玺融公司就每年安排就业近300人次,其中包括下岗职工、残疾人士及退伍军人。肖某本是一名下岗工人,10年前因一次车祸造成残疾。胡最保了解他的情况后,把他安排到公司里来做文员,一直干到现在;贫困户唐白羽因丈夫2017年患病去世,独自艰难带着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胡最保知道后,不仅给了她物质上的资助,还安排唐白羽到玺融公司的项目部去做炊事员,让唐白羽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看到有难的人,我就忍不住想帮一帮。〞这是胡最保经常挂在嘴边说的话。据不完全统计,26年来,胡最保在抗洪救灾、捐资助学、帮困扶弱等公益事业方面捐助金额累计高达450多万元。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这就是胡最保,他脚踏的是自己的事业,心怀的是群众的冷暖。他用激情和汗水,书写了事业的传奇;他用责任与爱心,诠释了企业家的担当。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廖英武 段辉雄 雷宛桦

编辑:沈馨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