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宜章:以工代赈促就业稳增收

image011.jpg

红网时刻新闻1月21日讯(通讯员 李永东 艾学杰)刚刚过去的2024年,宜章县通过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促进群众稳步增收、基础设施提质、产业发展增效,切实增强了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

image013.jpg

隆冬时节,走进宜章县岩泉镇竹渚村,从空中视角俯瞰,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穿村而过,周边连成片的平整土地已经完成翻耕作业,准备开春后种植蔬菜、烤烟等农作物,展现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2024年,竹渚村通过争取小流域治理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投入资金500多万元,主要建设1000余米泄洪通道和1.1公里的灌排水渠,在改善农田水利设施灌溉条件的同时,还促进了群众家门口就业增收。48岁的村民曹华亮虽然年富力强,但由于受教育程度低,过去一直在广东进厂务工,为了更好照顾年迈的父母,曹华亮回乡成为了村里小流域治理以工代赈项目的一名小工。

“在项目工地和砂、挑运等,也不是很累,平均下来每个月都有4000块钱的务工收入,岗位就在家门口,挣钱和顾家都不耽误,比在外面打工不知道强多少倍。”曹华亮高兴地说。

image007.png

一名务工者背上,往往承载着一个家庭的生计和希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竹渚村通过上门入户、村民大会、村民微信群等渠道,广泛宣传以工代赈政策,动员全村村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众到项目上务工就业,增加务工收入,并针对年龄大、身体有残疾的弱劳动力、半劳动力等就业困难群众量身定制岗位。项目自去年6月进场施工以来,竹渚村强化施工组织,上足人力和设备,加强与财政、发改、审计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群众劳务用工工资发放比例达到38%,累计获得劳务报酬收入达190多万元,并于年底前顺利完成施工建设任务。

“引导村民从乡村振兴的旁观者变成建设者,在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条件的同时,还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竹渚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曹尚群说,村里面通过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周边100多人家门口就业增收,对今后的发展更加有信心。

image017.jpg

以工代赈惠民生,乡村振兴添动能,竹渚村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是宜章县惠民生、促发展的一个缩影。2024年,宜章县围绕农业农村、交通、水利等重点领域,共争取以工代赈项目2个,中央预算内资金1000万元,总投资1299万元,累计带动群众家门口就业220余人,发放群众务工报酬380余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加大项目争取力度,探索赈济新模式,让以工代赈项目资金更直接、更广泛、更长久地惠及群众,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宜章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李永东 艾学杰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45/65/1464799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