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乘 郴州报道
莽山深处,宜章县莽山瑶族乡,走出了“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清华博士江梦南。
莽山瑶族乡老街“场部街”,上世纪八十年代,谭志孝的父亲即在这儿开餐馆。
“那时分田到户不久,一条老街上最早就两家餐馆。”谭志孝记得清楚。
2000年,新千年。上长沙学习厨艺归来,谭志孝从父亲手中接过锅勺,于“场部街”料理芳香餐馆,大山的味道一直飘着芳香。

谭志孝(右一)行善。
当地六旬老人赵周妹,身患重病却手头拮据,谭志孝借给她200元钱,帮助她上乡卫生院治病。
住了四五天院,赵周妹病情日益恶化,弥留之际老人时不时地发出“孝、孝”微弱声音,好像有心事放不下。
赵周妹儿子寻思,是不是有什么事跟谭志孝关联?就打了个电话询问,得知了借钱一事。
两天后,谭志孝从外地赶回。病床前,赵周妹见到儿子把钱还给了谭志孝,方才闭上眼睛安心离世。
赵周妹老人这样纯朴,对诚信念念不忘,谭志孝心中一颗敬老行善的种子萌芽。

好人牵挂老人。
2009年重阳节,正逢妻子周尾会生日,谭志孝夫妻商定:到敬老院去办生日宴。
夫妻俩买上鱼呀肉、各种好吃的,与敬老院10多位孤老一起包饺子,生日宴热气腾腾。谭志孝妻子个人生日,过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境。
由一场特殊生日宴带动,大山里一支敬老队伍不断壮大:莽山瑶族乡机关干部变身理发师,爱心餐饮店主掌勺当大厨,中小学生给孤老们表演自编节目……敬老院传出了欢笑声。

好人“志愿红”添绿色。
2018年国庆节前,宜章县好人协会莽山瑶族乡分会成立,谭志孝当选分会会长。汇流于一座“好人之城”的“好人军团”中,谭志孝善行者无疆,在苍莽大莽山中高唱一首公益长歌。
莽山瑶族乡西岭村,一名赵姓女生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宜章县一中,学费却没着落。谭志孝与西岭村好人站站长赵林一合计,发动了募捐,好人会员们共捐款4800元,乡政府资助1000元,赵姓女生爷爷负担2000元,新学期学费解决了。
宜章县好人协会会长谢运良所经营企业,承担了赵姓女生读高中的后续费用,爱心接力把她送进了大学。

服务莽山旅游。
在莽山言莽山旅游,宜章县好人协会与莽山旅游区共建志愿服务站。“近水楼台先得月”,谭志孝带领莽山瑶族乡好人会员们争当急先锋,节假日为游客免费提供药品、矿泉水、应急服务等。这一系列常规动作寻常见,为莽山创5A献微光。
2024年新年伊始,广州、佛山、深圳等城市至莽山旅游区开出跨省旅游直通车,一站式“宠客”。
这年国庆长假期间,一名广州中年妇女带着孩子,坐跨省直通车来莽山游玩。因家里出了突发状况,她必须提前回家,而跨省直通车得次日下午折返。
广州女游客满脸焦急,谭志孝二话没说发动私家车,驱车30多公里把她和孩子送到一六镇,到了一六镇就能搭车上郴州赶高铁。广州女游客抽出几张百元大钞“付油钱”,谭志孝笑了笑婉拒。
每逢莽山旅游区重大赛事,谭志孝和好人会员们则出手“非常动作”。
谭志孝一本志愿者手册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类应急预案:暴雨天气引流路线、运动员低血糖急救包配置、观众席上遮阳篷搭建角度……始于2018年,7年里服务多场大型赛事,谭志孝积攒下丰富实操经验。
2024年6月,第四届莽山山地自行车赛开赛。一些不显眼角落路况不好,参赛选手看不见,谭志孝事先带着志愿者细心修补裂缝。2025年铁人三项赛,莽山好人们“志愿红方阵”连续6小时坚守,谭志孝说:“我们不是观众,而是一条条毛细血管,要保障赛事畅通。”

清运西岭村泥砂。
莽山瑶族乡好人们,自身也是一群“铁人”、一支铁军,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8月14日,天降大雨,莽山瑶族乡西岭村泥石流滚滚,漫卷了村庄的三分之一,有些地方泥砂两米多深。谭志孝带领好人们,连续清运泥砂三天。70多岁老人谭泽民,家里冲进一块巨石,目测重达五六吨,20多人一齐使劲推,半个多小时把巨石“请出屋”。
见贤思齐,“人人学好人、人人做好人”,莽山瑶族乡好人会员从最初几个人发展到132人。好人“人从众”,大莽山中“好人志愿红”时时可见、处处可见,“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没有壮举惊天动地,只有坚持日复一日。谭志孝表示,莽山瑶族乡好人会员们将继续以善为帆、以爱为桨,行走公益路上,让“好人精神”生根发芽,温暖更多人。
“善行就像山里竹子,种下一根,就能长成一片林。”谭志孝眼中闪光、心藏善良,他要种一片可持续“善行生态林”,与天下莽山共大爱。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陈乘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