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2日郴州讯(通讯员 唐哲宁 雷一杰)金秋时节,稻谷飘香。北湖区数万亩中稻迎来丰收季,各乡镇农户抢抓晴好天气,积极开展机械化收割作业,金色稻田里一片繁忙景象。
在保和瑶族乡千亩示范片,多台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往返穿梭,切割、脱粒、秸秆粉碎等工序一气呵成。与传统人工收割相比,机械化作业不仅效率大幅提升,还显著降低了劳动成本和粮食损耗,有效保障稻谷及时归仓。
北湖区十寺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邓旭明种田10年,刚开始基本上以人工为主,费力且人工费用高,近几年基本上都实现了机械化,既节约成本又提升效率。
近年来,北湖区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通过落实惠农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政策,全面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转型。同时,组织农业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提供技术指导、农机协调与土地流转支持,为粮食稳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湖区保和瑶族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刘艳辉告诉笔者水稻千亩示范片,主要由种粮大户承包种植,保和瑶族乡大力支持种粮大户,更是政策送进田间:比如,技术指导、农机协调、种植补贴样样到位,缺乏劳动力以及小农户不愿种的零散地,成片统一流转给种粮大户,靠大户规模化经营焕了生机。同时解决了保和瑶族乡耕地抛荒,确保粮食安全生产。
科技兴农,机械强农。北湖区持续推动农业智能化转型与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以“科技兴农、机械强农”为抓手,重点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转型。通过政策支持、技术指导,加大对种粮大户支持力度,下一步,北湖区将继续深化农机智能化升级,并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拓展机械化推动农业生产效率与产品附加值双提升。
保和瑶族乡月峰村粮食生产综合示范片水稻亩产达到630公斤,比去年增产11%。该示范片区核心面积1000亩,采用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机插机抛、统一机械深施肥、统一绿色防控、统一物化技术等关键技术,辐射带动周边稻田2000余亩,目标是实现水稻平均亩产550公斤以上,油菜亩产124公斤以上。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唐哲宁 雷一杰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