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仁县:“敢”字当头 “气象”赋能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胡用梅 通讯员 谭利炳  陈新娇 郴州报道

在湖南省东南部的安仁县,气象工作正悄然突破传统风雨预报的边界。一支以“90后”青年为主力的气象队伍,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四敢”精神为引领,将智慧气象深度融入农业生产的全链条,探索出“气象+农业”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生态价值转化提供了系统性支撑。

9cecd34dfc86ad76be9871e5dafea3a4.jpg

“天帮忙”智能调度农机,农户种田更轻松

面对农业“看天吃饭”的现实难题,安仁县气象局于2022年底创新推出“天帮忙·农机一键达”智慧服务平台,构建“农户+气象+农机”三方协同机制。该平台不仅提供精准的天气实况、预报预警与农事建议,还可科学评估农机作业适宜度,实现高效智能调度。

截至目前,平台注册用户已达2350人,覆盖全县八成农机手,成功将农机闲置率从60%降至10%。在近期农忙期间,平台日均订单超300单,指导全县23万亩早稻避开不良天气完成播种移栽。数据显示,该举措助力早稻亩产同比增长12%,农业防灾减灾效率提升30%,智慧农机调度量增长40%,实现亩均增收400元。该模式已被列入2024全国智慧农业典型案例。

6588f7bfc0fb274e681e247a03ad07df.jpg

“气象小院”精准赋能,中药材与烟叶实现双增产

作为“神农药都”,安仁县的中药材种植独具特色。安仁县气象局主动对接安仁枳壳研究院,并与地方药企合作共建“中药材气象科技小院”,为枳壳、黄精、白芷等道地药材提供从种植到采收的全周期气象服务。

精准气象服务成效显著:中药材亩产提高15%,全县中药材产业综合增收超800万元。在烟草产业方面,气象局升级改造15套烟区气象站,通过精准预报成功实施7次人工防雹作业,保障4.8万亩烟田安全生产,烟苗成活率提高至98%,为烟农实现亩均增收600元。同时,通过人工增雨有效缓解春旱,为县内两大水库增蓄322万立方米,保障了农业灌溉用水需求。

6024c152db1cb7666ed6bb6a059a1617042e8c091747388259815.jpeg

青年党员“笔脚双勤”,“安仁经验”走向全国

安仁县气象局10名在职职工中,“90后”占比达60%,青年党员牵头项目攻坚率超80%。他们不仅深耕业务一线,还积极撰写政策建议,争取高层支持。

2024年,撰写的《气候生态优势转化路径》研究报告获县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被认为“建议精准可操作”。协助县政府与中国气象局开展专项对接,积极争取国家级指导与支持。2025年,成功承办“绿镜头·发现中国”大型生态采访活动,人民网、新华网等20余家中央及省级媒体对“气象+中医药”安仁模式进行集中报道,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7d1b61c925a4919ef8d5a2fc30e4be4d.jpg

破解“数据孤岛”,谋划气象服务新篇章

当前,安仁县气象局正系统布局智慧气象新路径,着力破解农业“数据孤岛”问题,加快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与融合,夯实智慧农业发展的数据根基。通过深化气候品质认证和农业气象保险创新,重点提升“安仁枳壳”品牌价值,系统构建农业风险管理的“安仁方案”。同步实施的“三维培育”计划,将进一步强化专业人才支撑,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精细化方向转型升级。

从传统气象观测到全面融入现代农业体系,安仁县气象局以“四敢”精神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在乡间田野用智慧气象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为我国基层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安仁经验”。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胡用梅 谭利炳 陈新娇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43/67/1530393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