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土地 新答卷 ④︱沙洲村“小积分”激发村民参与治理的“大热情”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李志 胡芷榕 何昕洋 何少骥 郴州报道

在“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一场以共治为核心的乡村振兴实践正蓬勃开展。该村通过“小积分”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兑”出乡村治理大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广大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图片

近日,走进沙洲村的“湘妹子能量家园”积分超市,货架上洗衣液、纸巾、牙膏、洗洁精等日用品码放得整整齐齐。这些商品和超市的一样,不同的是,这里的商品不需要花钱去买,直接用积分就能兑换。青年志愿者与妇女志愿者正忙着为村民登记积分、兑换商品。来兑换的村民络绎不绝,他们一边挑选着自己中意的物品,一边谈论着下一步怎样多争取积分。村民朱建辉高兴地说:“靠积分真能换到不少东西!现在不光打扫卫生能攒积分,参加村里公益活动也可以。大家你追我赶,都干劲十足!”

图片

朱建辉是村里的一名党员,为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他带头打扫街头巷尾的卫生,为积极推进村里的积分激励机制起了模范带头作用。沙洲村将环境卫生、公益参与、移风易俗等内容全部纳入积分管理,并由妇联等支持单位持续对积分超市进行物资捐赠,以“小积分”激发村民参与治理的“大热情”。

图片

如今的沙洲村内生动力“足”能积分、环境卫生“优”能积分、公益事业“好”能积分、移风易俗“雅”能积分、遵纪守法能积分;散播谣言要扣分、乱扔乱倒垃圾要扣分、越级上访要扣分、乱搭乱建要扣分。以户为单位建立积分档案,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进行积分的收集、记录、统计、评比、公示和兑换。

图片

此外,沙洲村还因地制宜成立了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治安协作会和好人协会等“四会”组织,构建乡村治理矩阵,实现服务网格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沙洲村“四会”总会长朱小勇说:“谁家有什么矛盾,人家喊了也好,没喊也好,我们都不遗余力地尽量调解、解决人家的矛盾。所以,自然就提高了党员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

文明瑶族乡副乡长、沙洲瑶族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朱向群介绍,沙洲村打造了“支部+四会+志愿队”治理矩阵,17人的青年志愿队与党员先锋队共同组成联户小组,通过屋场会等方式倾听民声,让乡村治理更贴民心、更有温度。

图片

如今,沙洲村的乡村基层治理正是汝城县乡村治理实践的一个生动缩影,通过不断创新激励机制,激发了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乡村治理能力不断提高,为汝城县全面推进乡村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近年来,汝城县也持续推动各乡村互学互鉴,从而在全县范围内绘就一幅组织有力、服务完善、和谐有序、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新图景,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李志 胡芷榕 何昕洋 何少骥

编辑:何雨杏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43/59/1528436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