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湾区沉浸式培训日记 | 穗城智行 福城新途——广州公交创新对郴州公共交通升级的启示

“交通者,经济之脉络,民生之纽带。”城市公共交通如同流动的动脉,维系着城市的活力与效率。广州,以其前瞻性的创新实践,为公交系统注入了强劲动能,其经验对正处于升级关键期的郴州交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广州公交创新实践精要:多维突破,引领升级

广州公交的成功在于其以需求为导向、科技为驱动、融合为路径的系统性创新。通过精准匹配多元化出行需求、拥抱前沿智能技术、深度挖掘公交服务附加值,构建了高效、便捷、富有吸引力的现代化公交体系,不仅提升了运营效能,更拓展了服务边界,树立了行业标杆。

多元服务,精准匹配需求。广州突破传统模式,依托“如约巴士”等定制产品,利用大数据实现“需求归集-阈值触发-动态开行”,累计运行定制公交线路1783条,服务超1.28亿人次。更创新推出“商务巴士”和“羊城小巴”组合累计提供78条高端专线和2条“扬手即停”响应式微巴线路,服务超900万人次。这启示我们,公交服务需深度细分市场,以灵活供给响应个性需求。

智能驱动,降本增效提质。广州积极布局L4级自动驾驶公交,已投50辆,运行210万公里,在特定区域,如黄埔生物岛、琶洲数字经济区,开通便民示范线,形成独特的“广州模式”。实践证明,其全生命周期成本显著低于常规新能源车,年均节约近10万/车,并通过降低事故率、优化人车配比提升效益。这表明,智能化是提升公交运营效率与可持续性的关键路径。

融合创新,拓展价值边界。广州创造性融合“巴士+”模式,践行“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如“粤陶巴”,即“巴士+美食+文化”,2024年接待1.7万人次;“巴士大学堂”,即“巴士+研学”,2024年累计与40余家教育机构达成战略合作,服务人数累计超16万人次;开发系列文创产品,如公交积木热销1.5万盒。这证明,公交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连接文化、旅游、消费的移动平台,能有效提升文旅吸引力和商业价值。

郴州公交升级路径探索:立足实际,务实推进

郴州公交升级应立足自身城市规模、交通现状和资源禀赋,如丰富旅游资源,重点借鉴广州核心经验,分步实施务实举措,着力解决市民出行痛点,提升服务品质与吸引力。

推行精准定制与微循环服务,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借鉴广州“如约巴士”模式,整合现有“福城快车”和“站点巴士”资源,设计串联苏仙岭、东江湖、莽山等核心景点的假日旅游专线,提供便捷直达服务;借鉴“羊城小巴”,郴州可选用小型新能源车辆,设计覆盖老城区、新建大型社区、商业中心周边等更多区域的灵活环线,与现有“绿波带”道路结合,实行“站内扬手停、到站摁铃下”,大幅减少固定站点限制,切实打通“最后一公里”。

构建智慧调度与信息体系,提升运营效率与乘客体验。学习广州智能调度理念,郴州可在现有北斗导航基础上,升级基础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对车辆位置、速度、满载率的实时监控。重点应用于主干线路,根据早晚高峰、节假日等客流变化,动态调整发车间隔,优化排班,减少空驶和乘客长时间候车。学习广州信息服务理念,在主要公交站台推广电子站牌,可覆盖郴州高铁西站、郴州火车站等枢纽站和客流大站,同步显示到站预报、线路查询、拥挤度显示功能‌。这是提升乘客体验、吸引客流的关键一步,投入小、见效快。

探索“公交+”文旅融合模式,打造特色名片与增收渠道。结合郴州“旅游城市”定位,借鉴广州“巴士+”融合思路,郴州可升级“公交+旅游”,设计并运营1-2条精品“文旅观光公交”线路,连接城区与近郊优质景点,车辆外观融入福城文化元素,车内提供景点语音导览之外,探索与本地特色小吃提供“车票+小食体验包”等增值服务,可与旅行社、景区联动营销。郴州还可尝试“公交+文创”,设计制作具有郴州特色和公交元素的精美文创品,如特色公交卡、小型巴士模型等,在枢纽站设置小型展示售卖点,在“郴州公交通”等APP内开设“郴州公交小铺”线上商城,还可与本地景区、酒店、书吧等合作代售。该模式目标在于传播文化、提升品牌,同时探索多渠道小额增收模式。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曾建军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41/94/1509377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